第287部分 (第1/4页)

“……日后辛家由你做主。”辛评翻身上马,扔下一句话就准备离开。辛毗眼疾手快,拉住马缰对辛评说道:“兄长,事不可为当留有用身,答应小弟,即便兄长一心赴死,也千万要等袁尚身死以后,万一袁尚最后选择投降。那兄长的死岂不是显得没有一点意义。”

“……”辛评等辛毗说完松开马缰,催马直奔城外。一路上倒是无人阻拦,等到出城之时,辛评遇到了审荣,就见审荣正陪在一员汉将身边,见到辛评后审荣抱拳一礼,“辛大人一路保重。”

“审荣。你可想过你父的处境?”辛评出声喝问道。

“……为了审家的日后,审荣只能如此。”

话不投机半句多,见审荣这样说,辛评也懒得跟审荣争辩,催马出了城,直奔邺城而去。

归心似箭。辛评恨不得背生双翅赶到邺城将平原失守的消息告诉袁尚,也好让袁尚早做准备。可偏偏事不从人愿,辛评出城没有半个时辰,他就遇到了绊马索,被一帮面黄肌瘦的百姓给劫了。

好在那些百姓没有要辛评的性命,只是拿走了辛评的马跟武器,辛评赤手空拳。等到他徒步赶到邺城的时候,平原失守的消息早已传到了邺城。而此时的辛评,也早已没有了杀身成仁的念头。

自杀是人在情绪失控时的一种表现,当情绪稳定以后,别说自杀,你杀他都不干。辛评就是如此,在平原时多重压力逼迫的辛评情绪失控,产生了杀身成仁的念头,可等这段路程走下来,辛评忽然想通了。

何必呢?何苦呢?好死不如赖活着!自袁家一统河北以来,对治下百姓并没有多少实惠,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以往只是有所耳闻,但等亲眼所见之后,辛评的心里不由感到一阵阵的羞愧。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绝对不是一句场面话。袁家失去了河北得民心,在没有外力入侵时,袁家还能维持统治,可一旦遭受外力入侵,那民心就会跑。这一路上辛评看到太多百姓欢天喜地的去迎接西汉军的到来,那种将入侵者当做自家子弟兵的举动,叫辛评感到心里隐隐作疼。

认清现实的辛评到达了邺城,得知辛评到来,袁尚亲自将辛评迎进了城。面对袁尚,辛评一脸羞愧的将平原失守的经过讲述了一遍,袁尚听后久久无语,命人带辛评下去歇息,自己则独坐厅中,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大势已去!袁尚此时满脑子回荡的就是这四个字。邺城此时虽然还在自己的手中,但大片土地的陷落也让袁尚如坐针毡。袁尚很清楚不能继续这样坐以待毙,可让他出城与龙骑军一战,袁尚又鼓不起那份勇气。

早在辛评抵达邺城之前,匆匆赶回邺城的袁尚也率兵出城与赵云的龙骑军打过一仗,可结果却是让袁尚连提都不愿提起。

惨败呐!要不是袁尚见机逃得快,辛评来到邺城能不能见到袁尚都是一个问题。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骑对骑,可袁尚手下的骑兵对上赵云所率领的龙骑时,袁尚军的骑兵就像是纸糊的一般,根本就挡不住龙骑的铁蹄,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被击溃。

那一战不仅让袁尚失去了有限的骑兵,更让袁尚失去了与龙骑在城外作战的勇气。只能龟缩在城中期待奇迹的出现,只是奇迹没有出现,赵云一面率领龙骑将袁尚困在城中,一面派出人马去接收邺城周边的郡县。袁尚就如同被围困在了一座孤岛之上,除了坐以待毙,就没有第二个选择。

到了此时,平原失守对袁尚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连前往平原的道路都已经被龙骑军给隔断,平原就算守住那也跟邺城一样成为了一座孤城,守不守得住又有什么意义。这是袁尚没有追求辛评失城大罪的根本原因,能在这时还想着回到自己身边,袁尚感到很欣慰。

辛评到了住处以后见到了一个熟人,审配。自从平原失守的消息传回邺城,审配知道自己的儿子审荣向西汉献城投降以后,就自囚在了这里听候袁尚的发落。不过袁尚却没有怪罪审配,只是温言安慰,可审配却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

见到辛评,审配忍不住询问辛评平原失守的详细经过,等听完辛评的讲述,审配长叹一声,一语不发的往自己的小院走,辛评见状叫住审配问道:“正南意欲何为?”

“……审配愧对老主公信任,如今唯有一死谢罪。”

“正南,一死容易,可你想过主公日后吗?”辛评拦住审配问道。

“此话何意?莫非你辛评此次来邺城是充当西汉的说客?”审配上下打量了辛评一番后问道。

“在平原时,辛评也想过一死以报袁家知遇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