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 (第1/4页)

余下地小半张脸也遮却了小半,幸好男人簪花也不是稀罕事情,许多公子王孙踏青游乐,簪花的比比皆是,没有人会注意这个,就算是秦彝的旧友熟人,乍见之下,也应相逢对面不相识罢?

秦彝望着雷瑾分花拂柳,从容而来,暗自思忖:这平虏侯潜藏于京郊一带这么久,竟是不露丝毫风声,这份沉潜忍耐,不骄不躁地功夫,若非亲眼目睹,怕是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吧?相貌、装束,虽然改变都不大,但气质神韵却是迥然不同,谁又能将眼前作游春士人打扮的中年男人与西北的平虏侯联系在一起呢?

望了望天上掠过的一只风筝,秦大掌柜对出现在面前的雷瑾,拱拱手,低声说道:“我们这边只能出五百,人手再多便不能了。 不过,这五百人在京师也都算得上千里挑一的硬手了。 另外,车马船轿的转运和各种落脚点,我们可以提供襄助的人手。 ”

“五百人 ?'…87book'”雷瑾摇头,“这样地话,我们只能七三拆帐了。 ”

“不行,最少六四。 我们还得改铸、变卖和汇兑,火耗也很高。 ”秦彝显然对七三分成很不满意,在这个问题上,管你是谁,天潢贵胄、王公勋爵,都没什么情面可讲。

雷瑾呵呵一笑,也不锱铢必较争执纠缠,说道:“好吧。 六四分帐,成交。 我们拿六成,火耗汇水另算!”

秦彝愣了一愣,底下若干讨价还价的盘算,因此便完全落空了——话说,只出五百人,就要六四分成,秦彝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雷瑾这厢干脆利落地允了六四分成,秦彝自然识得做人。 投桃报李的说道:“如此地话,敝号另外再抽调三百得力干练人手进京,都是我‘义同兴’亲信之人,这可使得?”

雷瑾也不客气,“如此,便有劳大掌柜的费心了。 ”

若是外人能听到他二人的对话,估计会错认这是两位‘三句话不离本行’地小行商在谈生意。 于获利分润的问题上有些小争执罢了,其实真正的内情。 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五大钱庄与西北幕府私下里一直有着密切的合作,此前在江南,雷瑾地江南之行,已经让五大钱庄狠狠地大赚了一票。 食髓知味之余,雷瑾再次提出秘密合作的意向,五大钱庄岂有不心动地?只是庙堂上的权力争斗,卷入过深是否风险太大。 这让五大钱庄的主事人踟躇再三,以至斟酌权衡了很长时间,最近方才答允与雷瑾联手。 首先当然是向雷瑾方面提供谍报和财力上的支持,五大钱庄在京畿地眼线,拥有很多‘雪隼堂’不具备地优势,得到五大钱庄的线报支持,取长补短,在谍报和预判上。 无疑具有更大优势;五大钱庄更不缺银子,俗话说有钱好办事,这亦是一定之理。

内廷后党与外朝臣党地权力争斗,外朝臣党之间的权力倾轧,内官们的派系斗争,皇亲国戚、勋臣贵族、权势豪门、官宦世家各立山头。 各自盘算,又有骑墙观望朝秦暮楚自以为得计的大官小官,为着庙堂部院之间的权力分割所属,争的头破血流,就差刀枪相向了!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这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其实还有若干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鳄还未露面,鲜为人知——不到最后关头,他们是不会张开血盆大口地。 这些大鳄。 将深深的潜藏在权争漩涡的最底层。 藏得极深,藏得极稳。 伪装得极好,火候不到,机会不好,绝不肯轻易露头。

象雷瑾这样打算浑水摸鱼的家伙,象五大钱庄这样有意趁火打劫的商号,虽然都盯上了京师的‘美味猎物’,其实都还不资格称为大鳄——坐山观虎斗,潜藏一边等着鹬蚌相争地机会,伺机占些便宜,闹得再欢也有限,不过是捡到一些从大鳄牙缝里漏出来的残羹剩饭罢了,至少五大钱庄就只是想趁火打劫而已,并没有雷瑾那样搅浑水的蓄意,双方的联手合作便是各有所图,各取所需了!

“呃,你大哥的人,可能进京了。 ”秦彝仿佛无意,随口说道:“太平兴国银号设在通州的分号,有一笔辽东的会票银子兑现;‘永昌盛’沧州分号;‘义同兴’济南分号;‘天宝’顺天府分号也各有一笔钞券银子换兑。 ”

“哦?”雷瑾点点头,“想着也该有人来了。 辽东应该更着紧京师形势才是。 呃——辽东方面,用的是你们‘渤海银行’的钞券吧?呵呵,生意不错啊。 ”

现如今,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洋和海上的江南大族,多数已经打算对京师政局袖手旁观,不想插手其中——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江南大族对京师政局地态度,都表现得相当地冷淡,这对内廷后党来说,倒是个不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