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然后是林夫人的声音:“把一个家也能管得头头是道。说她原先是小门小户,自从跟了老夫人,这就出息了。”

安公子也坐在房中只是纳闷,今天象是怠慢我,从祖父母到母亲,人人房中都有花,独我没有。安公子回想过,这几天没有得罪她的地方。看外面人送晚饭进来,安公子把心里的疑惑先压下来。

过一会儿,安夫人来了,最后来的是管家的莲菂。安席的时候,安公子想明白了。随着安老夫人等人去饭厅的时候,安公子在后面把莲菂袖子一拉,让她也落到后面,小声问道:“今天见到什么外人?”

“小周公子。”莲菂把脸板得紧紧的,安公子明了:“难怪你不给我送花,你这丫头,真是怠慢人。”

不提还好,提起来遇到小周公子,莲菂就来气:“他怎么进来乱闯?”安公子沉下脸:“是我朋友,爱去哪里去哪里。你一向眼睛尖耳朵尖嘴巴尖,看到就避开,别找着往他面前去。”

“我,还找着往他面前去。”莲菂半下午的气变成愤怒,对着安公子怒气冲冲看一眼,然后忍气跟上安老夫人。

琼枝姑娘得已安生吃一顿饭。今天宋姑娘话少。要知道林姑娘喜(87book…提供下载)欢和她说话,又怕她开口说话影射自己;安公子也觉得老实坐在那里的莲菂挺安生,这一顿饭吃得人人满意。

唯一生气的是莲菂姑娘。

晚饭后。琼枝和母亲回房去,林夫人一如平时,进房里关上门。先去摆着丈夫骨灰的小佛堂拜上几拜。

佛龛里摆着观音像,观音像后面是钟离大人的骨灰。林夫人拜过。等女儿也拜过。让她坐到身边来:“我有话要对你说。”

拜过起来的琼枝有些伤感:“母亲可是舍不得离开这里,母亲年纪大了,经不起奔波。不然我随着史将军走,和公子商议,您留下来等太平了,我再来接您。”

远去西北,都知道是苦寒的地方。

林夫人听过就呀地一声:“你和我的意思正好反过来。我想着。我跟着史将军走,你留下来,清明过年,也可以给你父亲坟前上一炷香。”

母女一起看着佛龛里,齐齐落下泪来。琼枝伏下身子在林夫人怀中,喊一声:“妈,”就泪如雨下:“还是我走,这路上一定不好走,你身子不好,你留下吧。”

“你听妈说。”林夫人抱着女儿柔软的身子,用手擦去脸上泪水对琼枝柔声道:“依妈看,这仗打不起来。妈虽然是个妇人,也知道这圣旨是宫里下的。天下还有比宫里更大的吗?要打仗就是造反,这简靖王他不怕史上留个骂名,不怕株连九族吗。”

目中迷茫的林夫人对着佛龛再看一眼,颇有抱怨:“要说你父亲,他也有不对。当官就当官,何必强出头。我虽然不识字,听过人说书。从古到今多少皇帝,就象女人成亲一样。遇到一个贤明的皇帝,那是福分;遇到糊涂皇帝,这日子也得过。难道遇上皇帝糊涂,就自己抹脖子不成。”

林夫人这一番妇人怪理论,琼枝初听觉得啼笑皆非,再听下去,觉得也有几分道理。晚饭回来已经天黑,这时房中只有佛前两道香烛。林夫人的面容多半隐在黑暗中,看上去有如槁木。

“你多少给妈认几个字,在京里你父亲也对你说过些话。你想想妈说的对不对,妈成亲遇到你父亲,算是一心一意,可现在又怎么样?他只为着当忠臣,把我们母女抛下不管。这忠臣,不当也罢!”自出京以来,林夫人难得诉说一下自己心里的愤慨。

听呆了的琼枝,一时糊涂起来。一直以父亲是忠臣为主,此时听母亲的话,父亲抛妻弃女,竟然是大不应该。

“十年前,我的亲戚都羡慕我,说我嫁了一个知冷知热的好人家。亲戚中姐妹,有丈夫性子不好朝打暮骂的,有小老婆上头的。”林夫人长长叹一口气:“现在我和你孓然一身。那丈夫性子不好的人,这老了也可以改改性子了,就是不改,儿子女儿都大了,也能奉养她;还有那小老婆上头的,不过是仗着年青时生得好,如今一样老树皮,还好到哪里。”

先是从京里逃亡,林夫人一介女流,常常吓得腿脚酸软,要女儿时时搀扶;再就是过度受惊,有点儿惊动就觉得心悸难过。

“听妈的话,你留下来,妈再托着老夫人给你找个好人家,你嫁了吧。我看着做生意的人就不错,不管打仗还是太平年月,都是当官的获罪多,几时见过生意人造反谋逆过?”林夫人过了这一程安稳日子,不愿意再颠覆。

被母亲一席话说得糊涂起来的琼枝,拉着母亲的衣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