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暖姐儿呆了呆,还以为二姐姐真的生气了呢,赶紧过来哄。

朱福不理她,她就耍赖,将小胖身子使劲往朱福身上蹭,卯足劲了追着朱福跑。院子很小,坐了几个人就没有多少地儿了,姐妹俩闹开了总会撞到人,地上又湿滑,朱福脚下一滑就歪身倒在了沈玉楼身上。

沈玉楼原本笑意盈盈看着姐妹俩玩闹,暖姐儿这个样子,就跟小时候的玉珠一样,不过,他可安静得很,从来不会像小不点这般跑着让妹妹追。忽然见小不点身子一歪,似是要跌下去,他本能地就伸手去接,一只手就将朱福身子稳稳捞住了。

朱福猛地扑进一个带有淡淡梅花香气的男子怀里,她吓得抬起了脸,离得太近,她能感受到他轻轻呼出的温热鼻息,还有那双略带笑意的眼睛。她脑袋瓜子一热,脸就烧了起来,然后蹭着脚赶紧站了起来。

暖姐儿终于抓住姐姐了,紧紧抱着她,蹭着道:“二姐姐,你带我玩吧,我最喜欢二姐姐了,二姐姐最美。”

朱福原本皮肤就十分白皙,此时脸上微微薄红,映照着日光,确实美丽得很。

沈玉楼望了望朱福,又朝朱喜那边望了眼,笑说:“喜妹妹还是如以前那般贞静贤淑,倒是福妹妹,三年未见似乎变了个人似的,性子比以往活络不少。”

卫三娘道:“是啊,这丫头过完年虚岁也有十四了,是个大孩子,不再是小时候那个爱哭的鼻涕虫了。”

沈玉楼微微笑着点了点头,又抬眸望了朱福一眼,见她只是在专心地给暖姐儿扎方布巾并未看自己一眼,不由心里头有些失落起来。想着,该是找她说几句话才行,便问道:“记得我走那年,福妹妹正跟着我念书识字,还答应我说在家会好好念书识字的,如今念得怎么样了?”

朱福忽然脑袋“嗡”一下就大了,她给暖姐儿重新扎好方布巾,方回过头笑望着沈玉楼道:“一般般吧。”

沈玉楼眉心轻轻蹙起,总觉得这次回来,小不点儿跟以往不大一样了。

外头朱大跟朱禄一道走了进来,朱禄走到卫三娘跟前道:“娘,又雇了匹马车来,我又去河那边将爹也叫了回来,瞅着时候不早了,咱们便走吧。”

朱喜一直俏生生地站在厨房门口,原本微微愣神,听得兄长的话,回了神道:“刚好我蒸了馒头,既然爹娘也去,那咱们不必在家吃饭了,我将馒头包起来,咱们路上吃吧。”

二更:

沈玉楼在金陵书院念书的时候,书院里是有骑射课的,他十多门功课样样拔尖,自然这骑射课也不例外。

能在金陵书院念书的,不是书香门第的公子哥儿,便是那有钱的富户子,更有甚者,京城里头的世家公子也会跋山涉水到南边来念书。因此,书院里头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的马儿,沈玉楼自然没闲钱买马,不过,书院里倒是送了沈玉楼一匹马,也就是如今沈玉楼骑回来的这匹。

朱家雇了两辆马车,朱大跟长子朱禄一人赶着一匹,朱福带着两个小的坐一辆,卫三娘则跟长女坐一辆,沈玉楼则骑马伴在两辆马车中间。

这松阳县隶属于湖州,小县城远远比不得省城,多见的还是驴车,谁家若是出门办事能够雇辆马车的,那必是家里有些闲钱的,更别说是能够买得起马儿的了。因此,沈玉楼坐在高头大马上,马儿漂亮,公子更是生得芝兰玉树温文儒雅,惹得路过的人纷纷侧目。

隔壁林家门打开,打从林记猪肉铺子里面走出个健硕的少年来,少年正是林家的独子林铁柱。

林铁柱见到朱禄,几大步便走了过来,稀罕地望着马车,唤朱禄一声大哥,问他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竟然还雇了两辆马车。。。。。。”他棕熊一样壮壮的身子围着马车转了个圈儿,却见从马车侧面帘子后面探出一张娇俏的脸来。

他身子一下僵住了,伸手抓着脑袋,说话就开始不利索起来。

“福妹妹,你们这是去哪里啊?”林铁柱只望了朱福一眼就低了头,然后呆呆站立在边上,粗黑的眉毛一抬一抬地望着朱福。

朱福掀开帘子,娇娇俏俏地趴在边上,笑眯眯回答道:“我爹娘要带着我们一起去杏花村接我奶奶跟二叔一家进城来住,我们已经在河对面赁了一个院子,往后我奶奶跟二叔一家就住在这里不回去了。”

林铁柱嘿嘿直笑,早不如方才跟朱禄说话的时候活络了,两只粗糙的手紧紧抓着粗布衣角,明显有些局促。

林家院子里头传来林婶子唤儿子的声音,林铁柱见自己娘又扯着嗓子说叨自己,而且还叫嚷得这么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