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龋�呕Э�拧保�缃竦亩�牵�褂刹坏媚忝侨毡救死醋隼洗蟆�

一个贷款,一个照会,使国人精神为之一振,被汪精卫叛逃弄得灰蒙蒙的脸也有了点喜色。

这些变化,看似意外,其实并不意外,都是在一点点推动的结果。

就在“桐油借款”签订之前,日本又占领了海南岛,这本来应该对英国触动最大,但蒋介石也有意把它引到了美国人身上。

当初大家都以为广州被日军攻占,英国会发发威,没想到这位昔日的“日不落”窝囊得要命,根本就没怎么敢吱声,反而是美国老大站出来喊了几嗓子。

英国人现在完全成了银样镴枪头。半年之后,它跟日本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承认日本在占领区的“特殊要求”,对其百般服软,被称为“东方慕尼黑协定”。

天下之大,数猛男者,也只有美国佬了。

蒋介石对海南岛的被占进行了重新包装,强调这是“太平洋上的九一八”,然后一个劲儿对美国吹风,希望其挟上英法等小弟(当然也包括中国),在远东采取抵御日本的统一行动。

美国是纯正的民主国家,什么东西都要放到程序上去一步步走,要它马上出来挥刀弄枪还为时尚早,在此之前,还是先得自己撑着。

1938年11月25日,蒋介石在湖南衡阳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史称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

会议把抗战分为两期,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为第一期。在这一期里,蒋介石带头认错,承认自己在南京保卫战中所使用的战术有失误,“实在对不起国家”。

南京完了,检讨武汉。

军法执行总监陈调元提出弹劾案,江北“弹”的是王缵绪集团军(实际指挥者为许绍宗),江南“弹”的是王陵基集团军,弹来弹去,都是弹的川军,而且还给坐在台下的王陵基来了个直接点名。

许绍宗和王陵基一时极为惊惶,如坐针毡,会场也因此变得气氛肃杀。

当天会议结束,大家就发现厕所和过道里贴满标语,上曰: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

蒋介石和陈诚马上发现,自己做得过头了点。

川军在武汉会战中诚然表现不佳,可人家已经把包括保安团在内的最后一点力量都拿了出来,穿草鞋提破枪,出川“保卫大武汉”,还要怎的?

既然你们不好伺候,那我们就只好回川“保卫大四川”了。

第二天,会议基调突变,陈诚上去作了检讨,把武汉失守的责任揽了大半。蒋介石不仅没处分王陵基,还口头对其进行了表扬。

晚上,提出弹劾案的那位陈调元更是大宴宾客,给各位压惊,一场风波由此结束。

检讨虎头蛇尾,草草过去,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办。

蒋介石告诉大家,今后算是抗战第二期,该轮到我们“转守为攻,转败为胜”了。

从现在开始,重整军队,着手征调一百万新兵,并对新旧军队进行整训,预定每四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以便能够投入新的大战。

南岳会议是一个宣示,证明中国统帅部在继续抗战这条路上,不仅不会回头,还将更趋强硬。

这个时候,你要说完全靠中国自己的力量能够对日本战而胜之,恐怕蒋介石私底下都没这么足的信心,他再三强调的,也不过是“我打不过你,咬也要咬你一口”的观点。

这东西,只有中国人或者说东方人才明白,西方老外是没法理解的,当时在中国做武官的史迪威起初就觉得是一派胡言。

打不过就是输了,还咬对方一口,很爽吗?

对。

因为目的,已不是将对手彻底打败,而是死死拖住。

史迪威对中国本土军队的战斗力最为不屑,但随着战事的发展,他对中国人的勇敢坚韧精神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在江西时,史迪威曾亲眼看到一个步兵团,只有四挺轻机枪。这在他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老美认定一个团少说也应该有一百挺机枪。

正在进行军事训练的中国士兵

就这么点武器,这么点子弹,几分钟就打光了,打光了怎么办?

史迪威到这个步兵团考察的时候,团里的人已经被打掉了一半,子弹也所剩无几,可是剩下的那一半人还在向日军发起夜袭——用刺刀,而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该团团长。

后下手遭殃

就在中国统帅部谋划“转守为攻”的时候,“华中派遣军”也向第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