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警官说:“好,两个人就两个人,有什么事情好好说,别把矛盾复杂化了。”

钱亮亮就叫了熊包和李莎莎陪他进去找行长,虽然是三个人,警察倒也没拦着。银行那位靳行长跟钱亮亮认识,见钱亮亮带着人进来找他,连忙起身握手打招呼,脸上却充满了惊诧和疑惑:“这不是钱总管吗?有什么事情?”

钱亮亮也不跟他啰嗦,直截了当地说:“你们跟郝冬希有什么纠纷,跟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没关系,你们通过法院查封会所,也是依法办事,可是,我们私人的物品你不能查封吧?我们可没欠你们银行什么债吧?再说了,即便郝冬希欠你们的账,为什么会欠?你们为什么在大东南集团前账未清的情况下又给他们新贷款?咱们都心知肚明……”

钱亮亮并不知道行长、主任两个人跟水妹鬼混的时候,被阿金用摄像机偷拍的事情,他这话正应了那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俗话。靳行长硬着头皮通过法院查封大东南集团的财产,也是无可奈何避免上面追究自己的责任,此时听了钱亮亮这么一番话,做贼心虚,大惊失色,以为自己的把柄钱亮亮也掌握着,连忙说软话:“钱总管,你说得对,说得对,你说说该怎么办?”

钱亮亮说:“很简单啊,让我们会所的员工进去,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了拿走,这总是合情合理的吧?”

银行靳行长出乎意料,没想到就是这么简单的要求,连连答应,马上派那个倒霉的信贷部殷主任亲自陪钱亮亮他们去解决进入会所取个人物品的事情。钱亮亮不知个中原因,本来还做足了和银行行长纠缠一番的准备,没想到银行行长这么好说话,倒有点高高举起却无处落脚被闪了一下的感觉。既然人家答应了,也就没有什么话说,三个人便跟了信贷部主任出门,招呼了候在外边的员工,转道会所去取东西。

到了会所跟前,法警早就已经没了踪影,只有银行的保安在那里值勤,信贷部主任给保安打了个招呼,保安就打开了会所侧门,让大家进去取东西。正门被法院贴了封条,不能开。

钱亮亮跟着熊包再度返回自己住的那间屋子收拾东西,自己的,咪咪的,乱七八糟装箱打包,然后一股脑地往本田轿车里塞。取了自己东西的员工已经开始散去,这家不能干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赶紧换一家接着干,反正外出打工的经历就是一家一家换老板的经历,大多数人已经习以为常了。钱亮亮问熊包和李莎莎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熊包说如果有机会就自己开一家店,如果一时半会儿开不了,就继续打工赚钱攒自己开店的钱。

钻进轿车的时候,钱亮亮忍不住回头看了会所一眼,白天,没了霓虹灯的装点,没了牌匾的点缀,会所有点像没有化妆的中老年妇女,脸上的斑纹暴露出了时间的沧桑,完全没了青春期的神采和容颜。钱亮亮暗暗叹息,这一摊饭局就这样散了,下一摊饭局将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张呢?

想到自己眼下就没了住处,钱亮亮有点犯难,蓦然想到,大东南集团的员工拿了工资和遣散费一哄而散,集团的办公室现在空着没人,还不如就在那里安营扎寨算了。想到这儿,钱亮亮奔向大东南集团,上楼掏出钥匙打开集团的门,里边到处都是散落的纸张、人们废弃的纸箱和值不了几个钱的桌椅板凳。空荡荡的房间让人想起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让人没来由地感到了曲终人散的凄清和悲凉。钱亮亮自己给自己开了个房间,把从会所搬过来的东西安置下来,心想,不管怎么说,这地方居住条件还算不错,眼下也不会有人赶他走,至少能省一大笔住房租金。想到这里,又给熊包挂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和李莎莎一块儿搬过来住:“现在集团没人了,我们住到这儿,既给我们自己省租金,也算是帮郝冬希一个忙,替他守烂摊子了。”

可以住不花钱的房子,谁都乐意,熊包连连答应着。钱亮亮听到他的情绪很好,自己的情绪也忽然好了起来,自言自语地安慰自己:“干你老,不就是这家饭局散了那家饭局开吗?格老子就不相信中国这摊大饭局会散了。”

让钱亮亮吃惊的是,熊包和李莎莎不但自己搬过来了,还把那块“中国式饭局休闲会所”的大牌匾也扛了过来。钱亮亮问他们带那东西干吗?熊包说这东西字写得好,内容也好,要是自己开饭馆,把后面“休闲会所”几个字去掉,就用前面的“中国式饭局”做饭馆的名称,既省钱省力,也气派大方。

钱亮亮和熊包、李莎莎在人去楼空的大东南集团安营扎寨,暂时有了安身之所,可是钱亮亮的心里却有一股沉甸甸的屈辱感,被郝冬希愚弄、蒙骗的屈辱,时不时会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