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周不疑坐到了一旁的石凳上,魏延见撵不走周不疑,而且周不疑确实说中了自己心事,自己自负才高,必建功立业,哪会甘心种地,沉声道:“给你半柱香时间。”

“谢过。”周不疑直言道:“不疑这次来,特来请魏将军出山,统率八千草创兵卒,击败三万叛军,挽救成都于危亡。”

“哼,我还以为第一神童周不疑,有什么高明的说法,不过如此。”魏延将镰刀拍在石桌上,振振衣袍坐下来,身上一股浓重的悍勇气息直扑周不疑身上。

“你周不疑把实力说的这么悬殊,无非就是激我出山,我魏延不喜欢虚言,实话告诉你吧。”魏延看着周不疑道:

“你说的没错,我魏延要的就是带一支劲旅纵横南北,成就功名大业,如果是主公让我出山,我必望三里相迎,我在这里种地,也是做给主公看的,表示我魏延心向主公,没有投奔他方的异心,可是。”

魏延沉声道:“如今主公已逝,刘循才六岁,我魏延出山做什么?主公是天下雄主,我魏延这辈子就服他一人,但是这不表示我就要忠于他的孩子,我可不想陪着一个娃儿征战天下,我魏延不会这么蠢的,你自去吧。”

“将军既然不愿效忠皇叔子嗣,为何还留在成都?”周不疑看着魏延,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芒,轻声笑道:“魏将军大可以东投孙权,北投曹cāo,魏将军留在这里,不会是想投靠尹元的叛军吧?咯咯咯咯咯。”

周不疑笑的全身都抖了起来,虽然现在叛军势大,成事的把握在八成以上,如果攻下成都,荆益心怀异心的人全部抬头,就算今后黄月英法正反扑,饶是足智多谋,也难以回天。

但是凡是有点正常头脑的人都知道,叛军是没有前途的,就算叛军控制成都,各地叛贼蜂起,刘璋的残余势力被彻底镇压,最后荆益的局面也是各路军阀互不服从,成了一个经久动乱的地方。

一个完全由各家世族分化统治的牧府,你指望它能一统天下吗?最后必被曹cāo孙权吞并。

””周不疑相信,这样简单的道理,魏延是能看明白的。

“孙权,坐困江东,而且已经形成了文臣武将集团,只可能重用江东世族,其他人去了,不被扫地出门,也会被各本地集团排挤,终生郁郁不志。

曹cāo倒是个好去处,只可惜羽翼已成,又有官渡大胜,雄霸北方,傲视天下,这时候曹cāo都是在提拔自己的宗族大将和之前立过汗马功劳的异性大将,曹军骄气已成,魏将军不带尺寸之功去投,能被重用吗?

其余刘备马腾韩遂之辈,要么势力弱小,夹缝求存,要么心无大志,碌碌无为,魏将军要带一支劲旅纵横南北,横扫天下,魏将军想好去哪了吗?”

魏延粗重的眉毛微皱,周不疑说中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留在成都,一是因为心中还有些感慨,自己投靠刘璋,得以成名,刘璋的气势雄才,都让自己折服,甘为驱使。

可是却中途而亡。魏延心中充满遗憾。

二来就是周不疑说的,自己没有想好下一个去处,不知道投靠谁。才能满足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果有个好去处,魏延志向远大,岂会在这里种菜消磨时光?

可是荆益动乱,孙权坐困江东,曹cāo羽翼丰满,天下之大,竟没有自己容身之地。

好不容易逢到乱世,难道自己就只能草草了此一生?

魏延不甘心。心里对刘璋之死更加遗憾。可是却别无他法,在没有决定去处之前,只好暂时留在这里,这才有了外面那个“闲人免进”的牌子,实际上那个牌子也表明了魏延烦乱的内心。

“你说了这么多,孙权曹cāo我不能去投,难道六岁的刘循就值得我去投吗?”魏延沉声道。

周不疑笑了一下:“不怕告诉将军,如果皇叔还在,皇叔当是天下第一雄主。而皇叔不在,当今天下适合魏将军的,也只有刘循公子。

没错,刘循年方六岁,许多事都不懂,可是魏将军想过没有,这才是将军建功立业的时机。

皇叔在时,魏将军就是益州上将军,地位仅次张任,魏将军知道襄阳封赏时,为什么只封了前后左三位将军吗?前将军严颜是益州老将,资历高,文武兼备,后将军樊梨香功勋卓著,左将军黄忠勇冠三军。

而右将军呢,魏将军真的不知道留给谁的吗?

”暴君刘璋第291章叛军的幽灵援军”如果魏将军现在辅佐循公子,帮助平定成都叛乱,不但是平叛首功,也是刘家两代老将,魏将军想过那时的场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