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 (第1/4页)

可是现在的下河套百姓完全没这个顾虑了。川军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势力,这谁都知道,他们再也不害怕世族报复了,都热切的盼着分土地。

在百姓的拥护下,川军在很短的时间就挺进了匈奴驻地,匈奴驻地也和河东河内一样,川军一来,全都跑了,现在基本都集中在罕梁城。

“我们距离洛阳后勤中转地已经上千里,这是一个不好的距离,中间城池拖累了士兵,补给也很远,深入敌军腹地对我们不利。

而且从军事上看,罕梁城和晋阳互成掎角之势,曹彰还在上党驻了三万兵马,随时可以攻击我们后方。

曹军和吴俊倒是选了一个很好的决战场所。”

“任何谋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没有用的,光凭曹彰的十万人,吴俊的两万人,就算他们摆出个天来,也不可能是我们对手。

只是我相信曹操和吴俊都不会那么蠢,他们应该还有后招。”黄月英淡淡地道。

“月英觉得他们有什么后招?”刘璋问道。

“无法两个,一是调兵,从黄河一线调兵协助下河套战事,下河套之战虽然只有二十几万人参与,但关系天下大局,曹操会非常重视的。

黄河一线本来只能仗着地利勉强与我们河洛之地的川军持平,如果他们公开调动,那就是找死行为。

如果曹军会调动黄河一线,肯定是秘密调动,然后突袭我军后方,达到致命一击的效果。

我已经派了大量密探游弋在黄河一线,只要曹军敢动,张任将军立刻就会对曹军黄河一线发起全面进攻,我们就可以提前拉开统一之战了。

第二个可能就是请援,请援折兰,那是找死,不过现在诸侯不多,却不止折兰一个,鲜卑乌桓和袁氏兄弟,虽然很远,但对于骑兵来说不是问题,他们也有帮助曹操的动机,我们不得不防。”

刘璋点点头,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上山来,双手递出一封信,“主公,北方密信。”

刘璋接了过来,越看越凝重,黄月英问道:“是折兰的信吗?出了什么事?”

看刘璋的表情,黄月英以为是出现了对川军很不利的因素。

“别担心,没什么事。”刘璋转对士兵道:“立刻叫萧夫人,兀突骨将军,赵云将军过来。”

“是。”

刘璋将信交给黄月英:“折兰说已经让诸葛亮带着一批顽固抵触汉人的军队,从新安古道来偷袭我军后方,让我们一个不留全部杀了。”

“诸葛亮?”黄月英还没看信就抬起头来,不管如何说,诸葛亮和庞统徐庶一样,是黄月英发小好友。

“一个不留,全杀了。”这也意味着诸葛亮会……黄月英心里有些不好受,过了一会,勉强笑笑道:“这是好事啊,折兰妹妹这一招挺好,既解决了氐人大军中的顽固派,又给曹军和吴俊造成一种氐人向我川军出兵的假象。

呵呵,如果折兰不告诉我们,氐人真的从新安古道偷袭我们,月英还未必能……”

“月英。”刘璋看向黄月英:“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是在这事情上,我不矫情,到时候你亲自去一趟新安古道,对诸葛亮是留是杀是放,都由你做主,我不干涉,我现在……”

“主公,我不去了。”黄月英摇摇头:“诸葛亮,无论如何都不会投降我们的,他可以投降任何人,就是不会投降我们,因为,我在川军。”

黄月英了解诸葛亮,哪怕现在经过了这么多事,诸葛亮有自己的骄傲,他宁愿死,也不会在昔日未婚妻麾下效力的,不管刘璋和自己的诚意如何,诸葛亮都不会这样选择。

与其相对无言,对离别无力回天,还不如不见。

刘璋轻出一口气:“对诸葛亮,我没有什么好感,也没有什么恶感,但是因为月英你,我可以做一次让步,我希望你去一次新安古道,不要留下遗憾。”

“到时候再说吧。”黄月英撇开话题,对刘璋道:“刚才主公好像还有话要说,是什么?”

“往下看完信吧。”刘璋说完转身下山,黄月英展开信,惊讶道:“折兰要说服曹操投降,还要主公饶过曹操性命?”

……

川军对罕梁城发起攻击,罕梁城城池虽小,却与晋阳相互支援,而且兵力多达九万,川军虽强,一时也不能攻破。

新安古道,桑倩坡,传说这里是以前一个桑女,因为父母反对婚事,和丈夫殉情的地方,陡峭的山崖上郁郁葱葱的树,人迹罕至。

新安古道从桑倩坡下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