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恨,再来痛打中山国一顿。

田舒此时含蓄的说“晋国与中山国却未必称得上一个好字吧”,事实是,晋国与中山国何止称不上一个好字,简直就是生死之敌。

提起晋国,公孙启倒是微微变色,田舒则是再接再厉,道:“晋国此时与燕国结盟,难道中山国并不忧心吗?”

公孙启神色微又阴沉,但并未回答田舒的话,而是垂目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而听了酒肆老板“翻译”过的田舒的话,那叫做肴骨的山戎人倒是抢在公孙启之前开口了,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说完后,酒肆老板转头向田舒“翻译”,道:“我屠何人昔日被燕人灭国驱赶,这仇恨日夜记在心中,此次公子服人南下,已经将燕国北部边境的士卒抽调了七七八八,燕国北部边境很是空虚。”

说到此处,那肴骨的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转,又叽叽咕咕说了几句话,酒肆老板“翻译”道:“不过我们人少力薄,齐人要我们帮忙,可有什么好处?”

听得此话,在配上肴骨那眼睛滴溜溜转悠的油滑神情,田舒心中很是反感不屑,但此时却不能表现出来,只得装作平和模样,从怀中掏出一份锦帛,道:“在下自然不能让友邦白白帮忙,是以在下此来携带了连发弩的制作图。”

此话一出,肴骨脸上露出迷茫之色,还是那酒肆老板在旁边叽叽咕咕解释了半响,才明白过来,随即面上便显出贪婪之色,而公孙启则是一听到“连发弩”这三个字眼神便发亮了。

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消息的传递无疑是缓慢的,但即便缓慢,数月之前的那场临淄城下的齐越大战还是已经被有心研究的列国诸侯吃了个透了,自然在这些有心的人心中也记下了连发弩在这一战中起的作用,中山国即是一个有心的诸侯国,公孙启也是一个有心的公室宗亲,自然知道齐国连发弩的威力,也自然会对着连发弩的制作图心生贪念。

即便对中原诸事不甚关心的山戎人肴骨,作为戎狄,弱肉强食的本能也使得他在酒肆老板的解说下立刻了解了这连发弩的厉害,也想要得到手中。

田舒观察这二人神色,心中微有得意,但面上不显,而是淡淡的道:“相信二位也知道这制作图的珍贵,可说是我齐国重宝也不为过,是以在下只能将其赠与一人,一位可以与我齐国约定时日限时出兵的人。”

公孙启一听这话,立刻在心中大骂田舒狡猾,难怪要将自己与这山戎人约在一起相见,这分明是太公钓鱼,用着连发弩的制作图作饵,同时钓中山与山戎,两鱼争一饵,这钓鱼的人自然便占上风了。

还没等公孙启开口,肴骨已经抢先一步开口,用燕语道:“我们屠何人下月便会出兵,这图该给我们。”

公孙启此时被肴骨抢先一步,也便没急着开口,而是垂目沉思了片刻,然后叹息一声,道:“我中山虽然同样想要这份制作图,但最近晋国赵地巡查严密,我中山直接与晋国赵氏封地接壤,此时断断不敢抽调兵力相助齐国,看来这份连发弩的制作图,我们是求不得了。”

肴骨听着酒肆老板“翻译”公孙启的话,顿时洋洋得意,转头看向田舒。

田舒听得公孙启之言,知道中山视晋国为头号死敌,此时只怕真的是不能出兵相助,便转头对肴骨道:“这位肴骨大人,您所言下月出兵,是否言出必行。”

肴骨听酒肆老板“翻译”田舒的疑问,眼睛又滴溜溜转了转,叽叽咕咕又说了几句,酒肆老板此时脸上露出尴尬神情,“翻译”道:“我们屠何人势单力薄,若是要我们下月出兵,只有这张图可不够。”

田舒听得此言,也不生气,在田舒心里,蛮夷之辈正应不讲信义、贪得无厌,好在此前与夏瑜商议时已有腹稿在胸,淡淡道:“若是屠何真能守信出兵,我齐国还当赠一份大礼。听闻公子服人禁绝燕国卖盐给山戎,若是屠何当真按时出兵,我齐国商人从此以后可以低价卖盐给屠何人。”还未等肴骨脸上露出欢喜神色,田舒的眼神却锐利了,盯着肴骨道,“若是屠何人不能按时出兵,只怕我们齐国人也要禁绝卖盐与你们屠何人。”

列国之中齐国、燕国、越国靠海,而这三国之中唯有齐国晒盐技术最为发达,齐国海滨多平坦之地,也适宜晒盐,燕国、越国虽然也靠海,但两国晒盐技术与商贾贸易俱不发达,即不能很好的将海水晒成盐,也不能很好的将晒出的盐贩卖出去。

昔日管仲改革,将食盐列为“军备物资”,只许官卖,自此,只盐这一项,就让齐国赚得流油,天下列国不论民间和国库都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