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虽是是宗室,可是为人温和,父兄又都死在蓟都,新求取的内室给他生了两个娃娃,还在襁褓里吃奶呢;你呢,和夏瑜成亲七八年了,夏瑜无所出,你别说侧室,连个内从人没有,就公子谦这一丝血脉,往后数二十年,燕国公室几乎没能用的人了!外臣这里,司徒冶被罢黜了,秦弼、秦开父子,向来是个八面玲珑的,当年和公子白就不清不楚的。”

最后,孤竹存阿抿着嘴勉强平复了下情绪,道,“服人啊,再过二十年,这朝堂上下,还有几个是你能使唤得动的人吗?等你不在了,你的儿子继位,他面对的,是一个宗室空空尽由内臣掌控的朝堂,到那时,这燕国,还姓不姓姬!”

说到这里,孤竹存阿看着服人站那里,不言不语,叹了口气,长拜施礼,对服人道:“师徒一场,言尽于此,我告老还乡了,只有这最后一言,社稷和美人,服人你终是不能两者都要的。”

言毕,不再与服人多言,孤竹存阿转身上马车离去,只留下站在这旷野荒郊的服人,远望着那掀起一缕尘埃的车驾。

没有拦住孤竹存阿,服人在那瑟瑟秋风矗立良久,最后驾车返回。

国君出城回城,守城将军自然要出迎的,孙由已近被变相罢黜,此时负责城防的正是吴豹,眼见服人回城急忙下到城门口行礼迎接,服人看着甲胄在身行军礼迎接的吴豹,目光不自觉的扫了眼吴豹身后的几个军官,俱是十分陌生。

夏瑜的几个亲信里面,服人最熟悉还是杞熏,因为其人性情平和,即使与孙由也能够较为顺畅的共事,杞熏收下几个亲信的中级军官服人倒还是熟悉,其次是齐吕,乃是其人向来老成稳重,粮草督送之事,夏瑜嘱其较多,而吴豹和吴豹手下的人,服人却是真的一点儿都不熟悉的。

眼见这似乎一夜之间就陌生了几分的城门守军,服人没有说什么,只是依礼让吴豹起身,然后车驾继续朝着燕宫返回。

回到宫中,走进国君的正殿,站在那里,看着上首君座,服人没说话。

转身环视整个大殿,目光缓缓扫过这个比起蓟都来小上不少也简陋不少的国君正殿,服人突然觉得很是寒冷,一瞬间,服人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为君主者依礼常常要称孤道寡,这本就是创制这套礼仪的人本就明白,在这个位置上久了,本就是只能是孤家寡人。

站在那里,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看着案几后自己往昔上朝时安坐的君座,服人就这么站着,仿佛化成一节枯木,一块岩石。

此时寺人射从外匆匆趋步而进,小心翼翼的问道:“君上,晚膳时了,今晚您是去国俌那里,还是在燕寝?”

服人神色如石,不见喜怒,也没有半分情绪波动,道:“在燕寝。”

所谓燕寝是仪礼所定国君平时居住的寝殿,正殿是用来上朝的,一般都很大,后面的寝殿房屋也很大,在这个年代这么大的房屋要保持透光就要开很多窗户和门,保暖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正殿后面的寝殿其实根本不适合人居住,因此礼仪所定才会有国君平素起居的燕寝,其实就有点类似后世的书房,或者说紫禁城的养心殿之类的。

服人说在燕寝,就是在自己的地方用膳,现在是晚饭时分,某种程度上就代表晚上就在燕寝睡了。

寺人射领命而下,但方才欲退,就被服人叫住,只听服人问道:“那个……阿瑜送来的叫方……方什么的,还在吗?”

寺人射一愣,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服人问的是夏瑜送过来给服人做内从人的方木,很是小心的道:“方木还在,这几日都在厨下帮忙。”

方木才被送来的几日,服人似乎很不待见这人,也不耐烦见他,然后夏瑜也没说要把这人收回去,没办法,寺人射就只有把方木安排在厨下,平时可以少在服人面前碍眼。

良久,服人道:“让收拾下,今晚过来。”

寺人射眨了眨眼睛,好长时间才搞明白国君难句“今晚过来”是什么意思,及至反应过来,几乎是以为自己听错了,张口结舌。

呆滞良久,寺人射才面勉强行了个礼,道:“诺。”

随着寺人射退去,又再次留下服人独自一人在殿中。

服人缓缓的坐了下来,在大殿冰凉的地面上坐了下来,像小时候在乡野间那样,很没礼仪的撒丫子坐法,坚硬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空空如也的心绪里只有孤竹存阿方才说过的话在不断回荡“燕国宗室已经空!”,“后数二十年,燕国公室几乎没能用的人了!”,“再过二十年,这朝堂上下,还有几个是你能使唤得动的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