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历史改写了?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开始大兴冤狱,京城各部、各司衙门,入狱者达半数之多。

仅仅半个月后,各衙门积累未处理的文件就堆积如山了。

内阁也只剩下胡广一人,一个月后,胡广累趴下了。

没人?不存在的,朱棣充分发挥出了他老爹洪武大帝拼命三郎的精神。

“没人朕就自己干,朕就不信了,没了你们,我朱家的大明还能完了不成。

朱棣虽然冲动,但智商还是在线的,他动了文官集团,却保护了武将集团,凡是进言为太子说情的武将轻则杖三十,重则贬往北部戍边。这些都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而文官不同,下狱的文官很多都遭受了酷刑,死在酷刑之下的不在少数。

朱棣对他们动刑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希望他们都知难而退,不要为了太子而丢了老命,这是十分不值得的。

朱棣的强硬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少“识时务”的官员在诚恳的对朝廷承认错误后,被官复原职。

永乐八年十二月三十除夕夜,皇宫内一片喜庆,天空中闪耀的烟花,加上噼里啪啦的鞭炮,一时间让所有人都忘掉了刚刚过去的不快。

朱棣在宫中设宴,并邀请了甘武。

数月不见,朱棣明显苍老了许多,头上生出了许多白发。

甘武关心道:“皇上保重身体啊!您的身体关乎着大明江山社稷,切不可操劳过度啊!”

朱棣道:“朕就是要让那些反对我的人看看,没有他们,朕照样能把大明治理的很好。”

一番推杯换盏后,朱棣将甘武拉到身旁,在其耳旁轻声说道:“朕已五十有余,自古能活过五十的帝王不多,如今太子堪劣,无以继承大统,若朕突然不在了,你会支持谁?”

甘武宽慰道:“皇上龙体康健,而今只是疲劳之疾矣,只要稍加休息就会好的。”

甘武的话在朱棣眼里就是故意转移话题。

朱棣觉得甘武也开始与自己离心离德了,不再像之前那般与自己说交心的话了。

除夕夜过后,朱棣下旨升甘武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解除了甘武对锦衣卫的指挥权,转而代之的则是朱棣忠实走狗纪刚。

赋闲在家的甘武不再过问朝中之事,他累了。

又三个月后,朱棣废太子朱高炽,一直为太子说话的杨士奇、杨荣、夏元吉被纪纲弄死,

先入狱的解缙看着曾经这些同僚一个个被处死,心里暗暗盘算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毕竟自己也是太子一党的人。

可这时的解缙似乎已经被遗忘了,因太子而受牵连入狱的官员们一个接一个的被处死,唯独解缙活得好好的。

永乐九年三月二十二,被朱棣软禁的废太子朱高炽在极度惊恐与不安中,携全家人于玄武门服毒自尽。

收到此消息的甘武如遭晴天霹雳,他不可置信的再次向来人确认,在得到朱高炽全家真的自杀的消息后,甘武一个趔趄险些没站稳。

张芯连忙扶住丈夫:“太子这么好的人,就这么走了,真是可惜了。”

甘武看了眼夫人,心里有话却又不知如何说,他的思绪乱极了。

回到书房,甘武关上门将自己封闭起来。

他怎么也想不通,朱高炽一家怎么会死呢?这不符合历史啊!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南京城的上空响起震耳欲聋的雷声,伴随而来的是骇人的闪电以及狂风暴雨。

这场大雨下了七天七夜,七大流域皆发生水漫金山,河堤崩塌的凄惨景象。

钦天监监正饶飐飑称此次现象实属千年罕见,他自小读遍所有天相奇书,他记得书上唯一一次有记载的,与此有些相同的异象,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西汉末期。那会王莽篡汉,中原大地便出现了一个天选之子——刘秀。

而刘秀也不负众望以弱胜强击败王莽,最后建立了东汉。

饶飐飑向朱棣进言道:“上天降此异象,是在提醒皇上您提防奸臣作乱,请皇上早做准备。”

饶飐飑的话让多疑的朱棣顿感不安,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那些与太子亲近的大臣全部列入奸臣录,然后命纪刚逐一处理。

纪刚执行力很强,很快,奸臣录里的官员就被纪刚屠杀殆尽。

这天,纪刚把处理完后的诏狱犯人名单拿给朱棣过目,朱棣翻了翻,发现解缙的名字还在上面,于是随口轻声喃喃道:“解缙还在?”

还未等纪刚答话,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