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2页)

他們的左徒大人竟就這般淒涼離去,如此愛國愛民之人,如何會是此下場?

悲矣,痛矣!

又有人自發來到楚宮外請大王重用屈左徒。

守衛的士兵們今日已經見了幾批百姓聚集於此了,還從未見過如此狀況,又連忙前往宮內報信。

這些聚集的人有信巨幕女子的,也有覺得女子是妖的,各說各話卻都是在為楚國憂心。

他們力量弱小,只能寄希望於楚宮裡的一群人。

【公元前278年, 白起率領秦軍攻破郢都,楚國被迫遷都,屈原帶著滿腔愁緒抱石自投汨羅江,一代天才文人永遠留在了他深愛的那片楚國的土地。】

轟隆隆——

楚國人只覺腦中天雷滾過。

原來,在不久的將來楚國竟連國都都保不住了。

郢都城內陷入一片恐慌。

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久之後將會被敵人所掠,這該如何是好?

楚殿內,眾人也都是如遭雷擊。

熊槐咚咚直跳的心仿佛停了,隨即猛地揪痛起來,「屈……屈卿 !」

屈卿,我楚不能亡啊!

「大王!」屈原大喊道,「快!快傳疾醫!」

……

「真是大快人心!」

嬴駟一拍身旁的嬴稷,笑道:「吾兒英武,寡人甚慰!」

「只是這白起乃哪家孩子?」

堂上無一人能答。

嬴駟也不惱,此人在秦國能有如此功績,自己不去尋他,他自己定然也會主動投誠,不急。

臨淄。

齊宣王田辟強越發懷疑自己的決定。

派田嬰前往楚國,到底是對是錯,這楚國看著勢大,未免敗得太快!

自己若與楚國聯盟被秦國記恨可如何是好?

可若不與之聯盟,秦國一一擊破各國,待他壯大,攻齊也是必然,屆時齊國恐難以與之一戰。

田辟強表情凝重,重重嘆息一聲,「來人,備筆墨!」

他要親自書信與趙燕諸國。

合縱!

需得合縱以抗秦!

而韓魏趙幾國也早派人往臨淄而來以求合盟。

【屈原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這也讓屈原的作品帶著濃濃的悲情意味,接下來就和家人們聊聊屈原的作品。】

【根據西漢劉向編訂《楚辭》中認為屈原的代表作一共有二十五篇,但流傳至今的只有《離騷》、《天問》、《招魂》,《九歌》十一篇和《九章》九篇,共計二十三篇。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離騷》。】

【《離騷》全篇2000多個字,如此長詩可謂是前無古人,它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抒情詩。此詩所作年代不可考,司馬遷曾兩度提及屈原放逐所作,對此後世之人也都認可,但具體是作於楚懷王時期流浪漢北,還是楚頃襄王時期被流放江南,有很大的爭議,在這裡三月認同第三種看法,或許是始於懷王時,成於頃襄王時。】

【關於「離騷」二字的含義沒什麼爭議,司馬遷《史記》記載「離騷者,猶離憂也。4」東漢史學家《班固》也曾言,「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5」總結來說,離騷二字就是遭遇憂患的意思。再結合詩句含義就不難推出此詩作於屈原後期了。】

【現在先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千古名作。】

幕中女子說完,她身旁又有文字隨了悠揚的音樂懸浮期間,正是「離騷」二字。

而後女子清脆的嗓音響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6】

詩句隨著女子的朗誦一句一句交替出現在巨幕之上。

一時間,九州島大地所有的人都沉浸在了這首長詩之中。

先時還不服屈原之作到後世竟能與《詩經》相匹敵的各國文人這時也默默地為之震動。

真是一首絕美的詩篇啊!

便是那些不曾讀過書的農民也被詩中韻律所吸引,每當聽到他們熟悉的草木時,那些農民總會挑挑眉想起植物的形態,而後對此詩更加疑惑了。

楚宮內,眾人也都能聽到這些美妙的句子。

楚懷王剛剛轉醒,耳邊便傳來「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7難道我會害怕招致災禍嗎,我是怕國家敗矣!

不覺又是一陣痛心疾首。

越往下聽越是悲傷不已,連帶著殿內眾人也都感傷起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