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第1/2页)

瘋狂輸出?

眾學子想了一下那些論辯文。

瘋狂輸出,沒錯,論辯文正需瘋狂輸出。

【另外蘇轍的類型稍微豐富一點,但他擅長政論文和史論文,歐陽修也稱讚他的文「博辯宏偉」,這一聽就有點難理解。】

歐陽修頓了頓,「博辯宏偉?」

如此高的評價,看來此子不簡單!

這蘇家還真是人才輩出。

不若將他三人一同請到汴京來,再做打算。

【就他們三人的文章可能就是實用性大於觀賞性,所以咱們樂子人知道的就要少些,是正常的,我們只要知道他們也是很優秀的就可以啦。】

【但超小聲地說,其實蘇軾很多文可能也不是咱喜歡的類型。】

1099年,元符二年。

蘇轍微微笑了笑。

論起文才,自己還是不如二哥的。

只是可惜了……

罷了,想來二哥也是不在意的,現下如此,便已很好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蘇軾的文,這裡把《前後赤壁賦》也歸入其中,這兩篇文賦跟那時的散文還有些不同,它是既保留了傳統賦的詩意,又吸收了散文的寫作手法,屬於駢散結合。】

【不過赤壁賦已經講過了,這裡說一篇闡述蘇軾政治思想的文章《賈誼論》,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蘇軾。】

【賈誼是西漢初年漢文帝時期的名士,他的散文辭賦很有名,比如咱們所知道的《過秦論》、《論積貯疏》、《吊屈原賦》等等。】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怔了一下,之前女子似乎未曾提過這篇賦。

但是賈誼是提到過的,與他相似經歷,還和他在同一篇傳記裡面,沒想到他還為自己作了賦。

【在漢文帝時期,他曾經做過太中大夫,但是後來因為受到大臣周勃、灌嬰的排擠,被貶長沙。我們都知道屈原也被貶到過湖南一帶,所以他就在這裡寫下了《吊屈原賦》。】

公元前176年,漢文帝四年。

劉恆最近被叛亂搞得焦頭爛額。

早在上次幕中女子提到賈誼與屈原相似經歷,他就立馬派人傳賈誼回朝了。

沒想到現今又提起了。

周勃早已被罷相,灌嬰平叛有功動不得,只能再敲打敲打了。

不過,這文帝之稱倒是甚合他意。

日後還得更加注意明辨是非才是。

【因為兩人的經歷有些相似,又因為司馬遷對兩人的遭遇都感到不平,所以在為兩人作傳時將兩人寫到了一起,就是我們知道的《屈原賈生列傳》。】

【賈誼是典型的懷才不遇,鬱鬱而終的文人代表,而這篇《賈誼論》的主題內容便是賈誼失意。】

典型?

劉恆眼前一亮,那悲情文人豈非有他?

若是如此,對他大漢乃大機緣也。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跟他的想法幾乎差不多。

若說賈誼定能多講一些大漢之事,雖不知吉凶,可即便說的都是些不好的事,也好及時糾正。

可若巧了說些能助他大漢之事,豈不美哉!

【但是這篇文卻並非在誇讚賈誼的才能,而是對賈誼進行了一定的批判。】

公元前176年,漢文帝四年。

批判?

賈誼站得筆直,負手而立看著巨幕。

難道自己哪裡做得不對?

就他之前觀察,蘇軾當不是趨炎附勢之輩,定不會是想讓自己屈服淫威之下。

可到底為何?

【咱們看這個文得拿出高考的氣勢來,首先第一段,開門見山擺出觀點:人才要施展自己的才能很難。】

【就像賈誼,他有才也完全能夠輔佐漢文帝,但是他卻沒能施展自己的才華。】

劉恆想到賈誼曾經給自己獻上的《論積貯疏》,邏輯縝密,有理有據,也確實幫助自己解決了問題。

賈卿確有才能,可他為何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劉恆嘆息一聲,恐與自己識人不清有關。

【第二段就是說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能需要怎麼做,蘇軾提出要等待、要忍耐。他說古代很多有才之士沒能實現自己的才能,可能並不是君主的鍋,而是他們自己沒等待沒忍耐。】

「鍋?」

腦子一轉,賈誼明白了女子所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