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蘇軾或許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又仿佛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身邊。】

【好啦,一聽我說這麼文藝的話,就說明咱們這一期節目已經走近尾聲。】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聽著女子描述,輕輕笑了笑。

在巨幕出現之前他確實很少回憶起過去,在他看來人都應當朝前看,過好當下的每一日便好。

可隨著幕中女子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又感覺人生每一刻都是有意義的。

那些或得意或失意的每一天造就了今日的自己,也造就了被後世記住的自己。

它們不應該被遺忘,因為那些日子都是屬於自己的平等的值得追憶的過往。

恰巧這時窗外吹來一陣風,蘇軾閉眼嗅了嗅,似乎確實是鹹的。

【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也感謝大家的一鍵三連,請大家多多彈幕多多評論,有什麼有趣的人物也可以推薦,只要在評論區保持和平就可以啦,麼麼噠。】

【對了,記得領取屏幕下方的上下五千年的優惠券哦,除了東坡肉自熱飯,還有其他許多的文創作品,比如王羲之《蘭亭集序》書籤,陶淵明的南山系列手辦,王安石的打工筆記本等等,大家感興趣可以去官網看看,也可以去新城的線下門店。】

1042年,慶曆二年。

「打工筆記本?」最後這幾句話趙禎好像聽懂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懂。

右下角的優惠券又彈了出來,跟上次彈出時一模一樣,點了就收取了,可不點就一直在那處也起不了其他任何的作用。

王安石本人也什麼都不明白。

不過他也沒有心思去想那麼多,他剛接到官家傳他進宮的旨意,心中還是有些忐忑,但他知道,這對於自己來說應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不管怎麼說,幕中女子對自己的評價還算好,再怎麼官家也應當重視自己。

只是不知道那些自己未來的政敵會不會提前針對自己。

他想歐陽大人應當不會如此。

東晉。

陶淵明將那幾個字念了好幾遍也沒懂。

什麼叫南山系列手辦?

其他的他都沒心思看了。

可即便是這個跟自己有關的也沒等他想明白。

因為巨幕中突然出現了不同的東西。

悠揚的樂聲傳來,似是古琴,只是音律與當世樂聲有些不同。

巨幕中突然被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

晨光微熹,白霧漸漸散開。

農家小院外,種著五棵柳樹,柳樹另一側幾株菊花隨風搖曳,花瓣都隨著花枝低了頭。

咯吱一聲,院內走出一個男子,男子扛著鋤頭走到院前,鋤了鋤菊花旁的雜草,其旁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一怔,就見一滴墨滴到了巨幕之上,巨幕之上的畫面就從墨點暈開的地方開始轉換成了另一個場景。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一向喜愛書畫的趙佶被這場景給驚呆了。

這是什麼神技?

為何一滴墨汁下去畫面就突然變了?

他一時間心撲通撲通地跳了起來,那樣的神技他必須將之記錄下來。

顧不得吩咐人,自己動手隨意扯了宣紙提筆畫稿。

巨幕中的畫面仍在繼續。

男子穿著新衣背著行囊出了院門,像是要出遠門。

他走在小路上,一路欣賞著周遭的美景,嘆息了一聲,其旁書曰:「公田之利,足以為酒。」

又是一滴墨汁,畫面又轉。

男子依舊背著行囊,他腳步匆匆,以極快的速度趕路,若不是看到他嘴角噙著的笑容,恐以為他有何急事。

他只是走得很快,而在他的前方,正是先前他居住的小院,一旁書:「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男子正準備釀酒,院外突然來了訪客,男子從頭上摘下葛巾,用葛巾溧了酒又將葛巾隨手戴回頭上,出門迎客。

旁邊依舊配有詩句,「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2」

而畫面轉到一個黃昏,男子醉醺醺地搖頭晃腦從遠處走來,推著院門進去,不多時整個世界都仿佛安靜了下來。

月光照著這個小院,旁邊依舊寫著一句話,「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陶淵明沉默許久,這是要說自己了?

自己的那些作品……

他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