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第1/2页)

「依你看,該當如何?」

近來,曹操把許多事情都交給了曹丕,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能力,但是有能力是一回事,能否治國又是另一回事。

「靜觀其變,守好地牢與河內郡,若有異動。」曹丕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這事情是他早已想好的,當初去地牢見司馬懿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

總之不能再像父親往常那樣說殺就不管不顧地殺了,如今悄悄動手,就算有人懷疑他們也會有人懷疑孫權、劉備二人。

但這只是下策,畢竟,現如今天下人大多不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葭萌。

劉備眾人也被這 驚天之語雷了個外焦里嫩。

他們一直把曹氏當做最大的敵人,到頭來,他們三個爭破頭讓河內郡那群傢伙得了好?

「這,該當如何?」劉備下意識地問道。

現如今益州這邊至關重要,劉表那邊已經鬆口了,想來不久他們就能入主益州。

可現在那點喜悅卻減了大半。

劉備在心裡盤算了一下時間,算算時辰,孔明應該也快到了。

龐統說:「如今最好的法子,只怕還是靜觀其變,河內郡是他曹操的地盤,自己後院起了火,以他的性子,忍不了多久。」

一想也是,多虧了巨幕,只怕曹操會先於他們動手。

他們都這樣想,本就想置身事外暫時休養生息的孫權就更不會有所動作了。

一時間,三方達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但不過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西晉就因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而走向了滅亡,自此天下再次分裂,五胡十六國在北方戰亂不休,司馬睿南遷建立東晉,然後這個東晉不斷地內亂,就一百來年又被滅了,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而陶淵明就活躍於東晉,逝於南北朝初期。】

聞得此言,陶淵明和顏延之二人皆是一怔。

兩人甚至都沒功夫去想陶淵明到底逝於何時。

這世道如何他們是最清楚不過的,四處都亂作一團。

東晉當指如今晉廷,上次巨幕來時他們就已然知曉。

如今距離元皇帝建立政權已然過去九十多年,那按女子所說,晉將亡也。

這事情他們心中早已經猜到,可如今親耳聽到還是難以接受,可又覺得好像理應如此。

院外的一眾村民雖也安靜了些但也沒人悲傷哭泣,這樣的亂世,誰掌權於他們而言似乎並無不同。

他們甚至希冀於改朝換代後能有一個好的君主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但是誰都清楚,沒有戰爭和流血,這樣的日子不可能來臨,左右他們都苦,不如過一日算一日。

「來。」陶淵明難得地主動為顏延之倒上一杯酒。

兩人年紀相差較大,但卻還算聊得來。

顏延之除了覺得陶淵明的詩文水平一般,倒是感覺他哪哪都不錯,誰知今日女子就是誇他的詩文來了。

一杯酒下肚,兩人心中的惆悵都消了些。

另一邊,在劉毅軍下做衛軍從事中郎的謝靈運沉著臉盯著巨幕。

如今賊人作亂,將軍又病重。

又得巨幕如此預言,看來晉果真將亡矣。

【那個時候的政治如此動盪,許多人從生下來一直到死都身處於亂世之中,不管是門閥世家還是下層百姓都是身心俱疲,於是就開始流行起了玄學清談。】

【簡單點來說當時世道很亂,幾乎所有人湊在一起都是說今天哪哪又打仗了,今天哪個世家又被哪個世家給奪權了,說來說去人心惶惶。而後就出現了這麼一群人,他們湊在一起不談政治、不談富國強兵,談什麼呢,談老子、談莊子、談周易,是為清談。】

【在這種背景下就催生出了闡釋老莊與佛理的玄言詩,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的玄言詩。】

【比如說王羲之的《蘭亭詩》,為什麼我們現在很多人只知道《蘭亭集序》而不知道蘭亭詩。除了王羲之書法的加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詩的藝術價值一般般,大家可以去搜來看一看,如果不是研究那些的就可能不是很看得懂。】

搜來看看?

這個詞眾人之前就聽女子說過了,但都不解其意。

但一想,應當是搜查、找尋之意,為何要用搜字,有些奇怪。

【不過這組詩在玄言詩中已經算是優秀之作了,而且也是比較有意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