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第1/2页)

此句前後必有其他相關解釋之句。

思考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不能看到只言詞組就妄下定論。

【陶淵明說,自己在這世上什麼遺憾也沒有了,唯一的遺憾就是在生前沒有喝夠酒。此句給人一種明月入懷的心胸開闊之感。】

【《世說新語》中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有人問張季鷹只顧放縱就不顧死後的名聲嗎,他說:「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實時一杯酒。」】

【這兩者之間的含義是差不多的,對現實不滿寄託於美酒之中,二來也是說明他們不慕名利,與那些終日驅車為名利而奔走的人形成對比。】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以往一直有一個理想,那就是揚名後世。

可如今得知自己已然揚名後世,卻突然覺得索然,不如在此時做些不令自己後悔的事情更為重要。

他如今所處的時代還遠不到讓他不滿的地步。

自己的父親那麼大的權勢,自己可比屈原、蘇軾、陶淵明幸運得多。

【第二首「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開頭寫酒與前一首末尾相互呼應,整個第二首其實就是上下承接,按順序寫靈前的情況,想像自己下葬後的場景,「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以前在家裡睡覺,如今就要在荒郊野嶺了,「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出去之後應該就再也回不來了。】

【重點在這第三首,就是寫他自己出殯,「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在一派荒涼之中,他被送了出去,「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東晉。

看到此處,眾人都有些忍不住了。

「吾等皆知人生而後去也……」

但平日裡誰去想這些想得那般仔細的?

眾人看向陶淵明的眼神都有些奇怪。

陶淵明卻恍若未決。

寫這個確實有些怪異,可如今的他不是寫這詩時的他,他作詩從來都是隨心而作,一定是當時情之所至,那此詩就無甚奇怪了。

【「四面無人居……風為自蕭條。」這幾句繼續寫當時的情況,而後發出感悟,「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墓穴一關閉就會變成永遠不見光的幽暗之所,下面頂真格重複永遠不見曙光,即便是那些先賢也無可奈何。】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想起那樣的情形,嬴政已經開始頭皮發麻。

他不要那樣。

無可奈何……

難道他的尋仙之路沒有成功?

若他成仙,必定福澤萬民。

但他也不能遺臭萬年,所以暴丨政之事仍舊需要解決。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剛剛送自己來的那些人都已經各回各家了,「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親人或許還有點悲傷,但其他人早就忘了我不再悲傷了。】

【既然死了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就讓我寄身於山間吧!】

【自始至終,即便臨了了,陶淵明也從沒有過那種前世今生的想法,說明他即便與佛教之人接觸,也是真不信佛的,那個年代佛教已經盛行,他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對他這生死觀倒是沒什麼看法。

只是他覺得佛是能讓人靜心的。

或許陶淵明多接納一些,也就不必如此為隱世出仕而煩憂了。

元和年間。

韓愈也是不信佛的。

佛不過是「夷狄之一法耳1」,佛完全不懂儒學之道,如何能為吾等所有?

他搖了搖頭,希望聖上聽了巨幕之言切莫本末倒置吧。

【在陶淵明之前幾乎沒人過從死者角度去看待死亡的相關記載,他的這個創作是帶著自己創造性的思想的。】

【不過對於死亡的態度,古今中外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的。】

【不知道家人們有沒有看過一個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那個影片講述的就是一個現實世界與死亡世界組成的一個大的世界,當一個人死亡他並不是死亡,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這些消失於現實世界的人能在亡靈之城有全新而絢爛的生活,直到他們被現實世界的人完全遺忘才會最終死亡。】

清,康熙年間。

蒲松齡最近正在寫話本子。

他還是相信有前世今生的。

不過此女說的這個倒是為他打開了一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