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第1/2页)

如果沒有巨幕,眾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腳下的土地會是如何模樣。

女子像是帶著眾人在空中翱翔,飛高山、跨河流、越城池,所有的景物都盡收眼底。

他們中不是沒人登高遠眺過,甚至幾乎所有人都站在高處看過美景,然而他們卻都沒有見過這樣的角度。

大好河山也變得渺小,他們仿佛仙人置身雲端。

然而這樣的美景轉換得特別快,不過是一晃之間就定格在了一處巍峨的山崗,其旁書:開元十九年·泰山。

而後便出現一句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公元前8年,綏和元年。

王莽還未接到進宮的命令,但他已然做好了準備。

聽到了自己要篡權的事情也是大吃一驚。

即便他自己心中有這樣的想法,可他從未對人說過,這後世女子說出來簡直是讓他猝不及防。

他什麼也沒準備,現在自然沒辦法拋棄整個家族離開,那樣的話反而坐實了自己的罪名。

左右自己現在什麼都沒做,先咬死不認,或許還能保下自己一命再行打算。

此刻,他看到巨幕中的場景一愣。

這不是他想像中的翱翔天際的感覺嗎?

他就知道,只要敢想,什麼都能夠實現。

巨幕中又開始飛翔,仿佛一瞬之間便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

場景轉換得很快,讓他們想從中找到一點現實生活的蛛絲馬跡也完全沒辦法。

沒人知道九州島大地有多大,如今這麼一看,即便是飛在天際,也是一眼望不到頭的。

感嘆之際,巨幕來到了一處城鎮。

天寶四載,場景的轉變變得慢了一些,在熱鬧的城鎮中繞了一圈,大街上琳琅滿目的商品,街邊招展的酒旗,也無不說明此處的繁華。

很快沿著街道,眾人跟著巨幕來到了一座酒樓之中。

酒樓里吵吵嚷嚷,客人滿座,在樓間一處座位,兩個中年男子舉杯暢飲。

不知為何,只一瞬,眾人便猜到那散漫不羈的白衣中年就是先時女子提到過的李白。

旁邊又現一詩句:「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其他人都猜出來了,自然熟悉李白的人也看得出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看到自己的名字怔了怔,這是明年的事情。

原以為女子會提他的。

不過杜二也是個有才的,講他會不會是說他比自己還要悲情。

李白搖搖頭,這是個什麼世道啊?

不如尋仙問道去!

他才不管女子說什麼真的假的,他若信了,那就是真的。

李隆基有些興奮,如此更好,最好是將他二人一同招攬,為唐效力。

只盼著這杜甫的處理政事的能力比李白強些吧,別只是一個花架子。

他覺悟了,他要讓大唐回到最輝煌的樣子。

然而還未等他激動太久,場景就又變了。

天寶十載,長安城內吵吵嚷嚷,許多年輕學子左推右擠,都朝著一個地方奔去,也不知長安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隆基看著心裡也緊張起來,不會這麼快就出事了吧?

然而這只是他的虛驚一場。

方才與李白飲酒的杜甫坐在案前,正在寫字。

「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莫相疑行》

此乃何意啊?

李隆基不懂,杜甫也不懂。

杜甫的心中其實也隱隱猜到這次女子可能會說自己,雖然他不覺得自己會過得有多悲情,但她一早就拿自己做了例子,肯定是跑不了的了。

而前面兩句詩他都能理解,這一句又是何意啊?

為何學子們要來看他作文?

難不成他如願入仕,做考官了?

眾人都好奇著接下來要講什麼的時候,巨幕上如同琉璃破碎裂成了一片片直往下落,讓所有的人都下意識地往後一退,生怕落下來的碎片濺到自己身上。

然而他們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變得漆黑一片的巨幕又重新燃起光亮。

可還沒等眾人鬆一口氣,天寶十四載,戰馬襲來,馬上之人氣勢洶洶,然而那些旗上寫的並不是唐,而是燕。

方才那盛世大唐仿佛一夜崩塌,戰火襲來,到處千瘡百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