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第1/2页)

幸虧這巨幕是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要不然他們的腦袋現在恐怕已經搬家了。

杜甫卻不太懂。

如此危難之際,受人挑撥就將忠臣貶謫?

工作態度?不應該啊。

還有,自己作為左拾遺,本職就是諫言卻因諫言被貶,這豈不荒唐?

【因為有朋友新任宰相張鎬的幫助,杜甫沒有因此獲罪,而後恪盡職守努力做好一個左拾遺。】

【但是不是所有皇帝都像唐太宗和宋仁宗那樣善於納諫,始終是忠言逆耳,不過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肅宗就有點煩杜甫了,於是准他回家探親。】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這什麼李亨比那李隆基還要廢物。

知道奪權卻完全不知該如何做皇帝!

就算是將天下奪回來了那又有什麼用?

難怪大唐轉衰,都是這些人的不作為所致。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幕中女子已經許久沒有提到趙禎了,如今一提他還頓了一下。

納諫,當然是很重要的。

貴為天子,若是連真話都聽不了那還做什麼天子?

李亨自然不能與他相提並論。

【這次的探親可跟他詩中寫的「柴門雖得去」不一樣,這個時候肅宗已經疏遠他了,但是他辛辛苦苦地來投奔總不好奪了他的官職,於是乾脆打發掉,眼不見為淨。】

【沒辦法,杜甫也只好聽聖上的回了鄜州,一路上他看到了許多從前從未看到過的場景,這一次的經歷也為他後來的創作提供了許多的素材。】

【回家之後他感慨萬千,寫下了《羌村》三首和《北征》等詩作。】

【我們一直說杜甫的詩被稱之為詩史,主要是因為他的詩歌當中寫了許多的歷史事實,其中所提到的歷史事件基本上可以與史相證,而相對於史書來說,詩歌又更具有藝術性和感染力,所以我們常能在杜甫的詩歌當中感受到當時的那種氛圍。】

【而他的詩歌中的詩史性質導致了他的詩歌與其他唐詩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的一點表現就在於他的具體情境的描寫以及生活化的場景的展現。】

【從這幾首詩中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這樣的特點。】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又為自己「詩歌合為事而作」找到了一個有力的支持。

自古以來,詩就是一種附庸風雅的藝術形式,誰說詩就不能有其他的作用呢?

【《羌村》三首從三個角度寫了杜甫回家時的場景,被稱為「回家三部曲」,十分真實地展現了戰爭離亂下的百姓們的真實生活片段。】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寫景開頭,俊朗高山之間,漫天夕陽鋪灑在西邊,陽光透過雲層的縫隙灑在地面。這裡的「日腳」就是指的太陽光,古代人把這個光線看作太陽的腳,我覺得應該就是「丁達爾效應」吧。】

女子說完在巨幕上放了幾幅圖片。

「看啊!祥雲瑞靄!難怪說大唐中興了!」

所有的百姓看到那些巨幕中的場景都激動起來,此乃祥瑞也!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雖然這祥雲是出現在他大唐不錯。

可為何這杜甫被遣還鄉之後才見到?

難道有什麼特殊的寓意?

還有丁達爾,好生奇怪的稱呼。

讓眾人吵吵嚷嚷的場景對女子來說似乎並沒什麼稀奇的,她表情都沒有半分變化便繼續講後面的詩句了。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千里跋涉終於到了家,結果卻看到門庭冷落,只有鳥雀吵嚷不停。以鳥雀的噪,來反襯柴門的荒。】

【家裡是不是真沒人呢,有人。「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這裡就要靠大家想像了,你個死鬼,怎麼才回來?等確信是自己的郎君後,妻子才激動地流淚。這裡的怪是真的怪嗎,那肯定不是,而是對杜甫劫後餘生的一種難以置信,後面的流淚也是喜極而泣。】

【為什麼這麼激動?因為「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不僅是妻子驚喜,鄰居們也是十分地驚訝,「鄰人滿牆頭,感嘆亦歔欷。」他們扒在牆頭, 不停地感嘆,感嘆的是什麼我們不難猜測,或許是自己的親人沒能回來的悵然,或許是看到杜甫一家團聚的羨慕,又或許是其他的什麼情緒。】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們看著杜甫,各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