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不過略一提,李隆基就明白了。

不是指的帝王,那就是指的蠱惑帝王的那些人。

這話似乎不是很妥當,這鄭虔等人本就該死,現如今只是貶謫已經很不錯了。

李隆基已經很冷靜了,他不能再隨便評判幕中女子所言真假,她真像是神仙似的,似乎什麼都知道。

但是想到有些奸人在他們面前利用他們去做些唯利是圖的事,他就氣得不行。

天子都敢利用都敢誆騙,這些人膽子真是大得可以。

然而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氣那些人,但他更氣的還是被矇騙的自己和李亨。

【「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這一句是在寫鄭虔的處境,「呼號傍孤城,歲月誰與度。」台州那地方十分危險,都沒人和你一起度過。】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面的「山鬼」、「蝮蛇」、「呼號」、「孤」等詞語結合在一起就有了我們前面說的瘦硬奇寒的感覺,而這些類似的詞就經常出現在韓愈、李賀等人的詩中,所以為什麼我們說杜甫眾體皆備,就是這麼回事,雖說他的整體風格就沉鬱頓挫,但在此之下,他也有豪放的、自然的、奇崛的等各種類型的詩句,這就是杜甫。】

唐,元和年間。

韓愈一想還真是,為了避免流俗,他在作詩作文時總會選擇一些特別的詞句,原來這在後世人眼中是瘦硬奇寒?

那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他想了想孟郊和李賀的作品,想來當不錯吧?

【「從來御魑魅,多為才名誤。」「御魑魅」是被貶的意思。一直以來被貶大概都是被才名所累,「夫子嵇阮流,更被時俗惡。」鄭公你啊是嵇康、阮籍那種的,就更不被世俗所容了。】

西晉景元年間。

山濤又來尋嵇康來了,就勸著嵇康出去做官,但嵇康依舊不願,甚至直接當場拿了紙筆準備寫絕交書。

巨幕一來,他們便也暫時歇了下來。

「不為世俗所容?為何不為世俗所容?」

山濤說:「那時都推崇他的奉儒守官,而你……」他欲言又止。

「個人有各道,我還管他們如何想我不成?」

【這幾句話還是有點訴苦的味道,大概是從「野無遺賢」的事情開始,這樣的想法就已經開始在杜甫的腦海里生根了,人的任何經歷都是可能影響一生的,尤其是像杜甫這樣的文人。】

【這裡表現了鄭虔是一個很有才的人,其次他應該像嵇康、阮籍那樣隨意灑脫,可這時候不是正始時期啊,這樣的戰爭年代,人們已經不仰望那樣的名士了,更別提是長安的那群人。】

【皇上想要的是乖順的,懂事的,而那些佞臣想要的是無法超越他們的,而鄭虔顯然不在其中。】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豈有此理!

李隆基太氣了。

每次女子說起這些他總覺得是在侮辱他們大唐王室。

可偏偏女子說的都是事實,就更顯得他們昏聵了。

不過李隆基心中還是有桿秤的,至少這件事情上,李亨沒有做錯。

按律行事沒什麼問題。

就是那些太監……

居然被他殺了,動作倒是快。

【而杜甫在這裡還有勸鄭虔小心的意思,現在這個世道已經不是從前他們一起喝酒的時候了,時局動盪,小人當道,鄭公一定要小心啊。】

【很有可能杜甫棄官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為他在《夢李白》里也寫了類似的話提醒李白小心。】

【他說:「海隅微小吏,眼暗發垂素。黃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你都老了,在台州做個小官,也不是個願意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東晉。

太多人用他這句話了。

顏延之把陶淵明送走已經好幾日了,並沒有得到他們的消息。

如今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只是他真沒想到元亮的詩句在後世如此受歡迎,仿佛只要是一個詩人都會用到他的詩句當典故。

而他和謝靈運他們這些人的倒是少之又少。

似乎沒提到他吧。

自己的詩句真不如元亮嗎?

顏延之開始有些懷疑自己了。

【「平生一杯酒,見我故人遇。」想當初一杯酒讓我們相聚,現在想喝卻也回不到過去了,我們 隔了千山萬水,何時才能再聚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