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第1/2页)

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對於詩文創作的想法。

正如女子所言,他也推崇復古,但卻沒有反對駢文,應當不算矯枉過正。

【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前面兩句我們說過的,杜甫對六朝許多文人還是挺推崇的,庾信也是典型的文章分為前後期的文人,他後期的文風勁健蒼涼,杜甫推崇的也正是他這樣蒼涼的詩風,但是那些反對的人卻是只關注到他前期的輕艷流蕩的文風。】

【而後杜甫說「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如今這些人隨便指責嘲笑庾信的文章,如果庾信還活著,那肯定會說「後生可畏」啊!】

【但是這裡肯定是說得諷刺的反話,這大概也是杜甫在那時候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確實很不喜歡他們那些人高高在上的樣子。

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確,便肆無忌憚地貶低他人。

各有各的好,何必如此苛責?

「文人自古相輕」,果然是沒錯。

「後生可畏。」

杜甫輕笑一聲,諷刺得完全沒有問題。

即便不受歡迎,他總不能為了他們而改變自己。

【其二「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王楊盧駱就是指的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這四個人在當時那時候已經是文學巔峰了,可現在的人卻還譏笑他們的作品。】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初唐四傑?

這是杜甫定的?李世民困惑。

為何他一個也不認識?

看來是人才還未朝著朝廷聚集,科考之事當是如今頭等重要的事情。

【初唐四傑出現的那個年代,唐朝正延續著齊梁詩風,盛行著上官體,而上官體又受到南朝文學以及宮體詩的影響。】

【這幾個文學概念聽起來好像有點複雜,咱們簡單地說一下,齊梁詩風,就是在南朝有四個政權宋、齊、梁、陳,而這裡的齊梁就是這其中的齊梁了。我們之前提到過永明體就是在這個其永明年間出現的一種詩體,也叫新體詩,新體詩的形成是因為他們提出了「四聲八病」,簡單來講就是一種聲律要求,凡是遵守這個要求的就是「永明體」。】

【但因為過於追求聲律,文人們的詩句就開始注重形式而輕視內涵,於是在梁簡文帝、陳後主、隋煬帝、唐太宗這些人的周圍就出現了一群追求辭藻聲律的人,其內容主要就是宮廷生活,男女私情。這種詩被稱為宮體詩。】

宮廷生活,男女私情?

李世民細想了一下,近來自己讀到的許多詩句確有此類毛病,他竟都沒有注意到。

難怪他說自己為何會如此看好那杜甫的詩句。

明明都是從亂世過來的,這些人為何卻寫不出那樣的蒼勁之詞?

原來是被南朝文人所影響了?

不對,不能將所有南朝文人包括其中,應當是那些齊梁文人。

【這個宮體詩的產生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這幾位帝王要麼就是多情風流,要麼就是昏庸無度,所以才會喜歡這一類的詩歌。】

李世民:「……」

從一開始女子提到他時,評價都不錯。

現在居然這樣說,她怎能如此說?

李世民心裡有些不平衡了。

但他仍舊忍住憤怒分析,女子說過他是千古一帝,那自然不該是昏庸無度,那就只能是多情風流了。

可他並不覺得多情風流有什麼錯,作為未來的聖人,有後宮佳麗三千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一定要注意了。不能因此而讓自己這大唐江山受到一點點的威脅。

【後來的「上官體」也是在這些基礎上產生的,於是就有人開始反對這樣的詩風,於文學理論上來講這算是一種進步的思想。其中王勃就明確反對,說是要思革其弊。】

【王勃我們都知道,寫出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流傳千古的詩句。】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嘆息,只可惜這王勃去得早,她這時期除了陳子昂就沒幾個正常的文人了?

她得再看看。

這陳子昂她也覺得不大正常,至少是不讓她省心。

但是武則天沒有辦法,只能繼續等,她相信既然大唐那麼多的文人,一定就會再提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