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第1/2页)

這幕中女子說的話他們是不能全信的,女子 沒有成仙怎能知道沒人成仙?

或許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還有一種可能,她的出現本就是神技,或許她就是仙人,只是假裝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女子很有可能在考驗他們,或許等到考驗結束,他們中的許多人就能直接升仙了。

許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所以自從巨幕出現之後,大家做事都變得小心起來,總覺得女子在看著他們。

【這段時間裡,李白可能在元丹丘這裡得到了一些治癒,但是他心中的痛苦卻沒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所以他心中仍舊不好受,還是會以酒消愁,《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就是他在酒醉之後寫下的作品。】

【在這首詩中,他像是終於想通了,說出了「青雲當自致」這樣的話,意思是青雲直上要靠自己,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靠自己?

杜甫搖了搖頭,如何靠自己?

科舉?

他的經歷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杜甫嘆息一聲,他聽明白了女子的話,「像是終於想通」,那就說明還是沒有想通。

或許這不是沒有想通。

知道青雲不可能自致,這才是真正地想通了。

【「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李白到了龍門,喝了酒把寶劍放下就睡了,「中夜忽驚覺,起立明燈前。」誰知半夜突然醒來,卻睡不著了,只能起身點了燈。」】

【這裡與阮籍《詠懷》中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表達的其實都是一種憂思。】

李白在破廟中躺了許久了,也沒有半點的睡意。

他飲了酒,若是往常可能在這時間已經入睡了。

大概是因為巨幕在談論他,他就算裝作不在意,但其實十分在意。

於是他換了個姿勢繼續盯著巨幕,像個局外人一樣看著女子講述自己的經歷與詩句,很快就要說到當世了吧,之後的事情就是他不知道的了。

【「開軒聊直望,曉雪河冰壯。」打開窗直直地望出去,飄雪使結冰的河面看起來更加壯觀,「哀哀歌苦寒,鬱郁獨惆悵。」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地開始悲傷地歌詠這苦寒,鬱鬱寡歡也只能獨自惆悵。】

【看吧,這沒有朋友在的時候,詩歌中所表達的情緒都往下掉了一檔。正常人誰大冬天的半夜開窗看河景啊,可見李白心中是真不怎麼好受。】

李白:「……」

他不正常?

誰說冬夜不能看河景?

他當時雖然喝醉了,但仍舊記得那場景,當真是極為壯觀的。

沒見過那景色的都不知道錯過了何等壯麗之景。

只可惜他當時心中確實不好受,並沒能仔細欣賞。

【「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宰相傅說曾經做過奴隸靠著板築討生活,而同為宰相的李斯也曾是個狩獵鷹犬的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欻(xu),忽然,忽然而起的匡扶社稷,都是經過長期艱辛而獲得的。】

【李白慢慢地開始在詩句中毫不避諱談論自己想做宰相的願望,但是不管是傅說還是李斯,他們的宰相之路都來之不易,所以他自己現在經歷的艱辛又算得了什麼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

嬴政想起李斯剛到秦國時的事情,也確實如此啊。

那時候他聽了宗室大臣的進言準備將那些外國來的客卿全部驅逐出秦,若不是李斯寫下《諫逐客書》勸說自己,只怕自己就錯過了他這麼個人才了。

雖說李斯有些時候與他與扶蘇、子嬰等人的觀點都會有所衝突,但嬴政也看得出來,他是在認真地做一個優秀的宰相。

也難怪這李白想像他一樣了。

【「而我胡為者?嘆息龍門下。」對比李斯他們,而「我」現在在幹什麼呢?在這龍門嘆息,「富貴未可期,殷憂向誰寫?」富貴不可期,「我」的憂愁要跟誰說呢?】

【其實這樣的憂愁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有時候很多不快樂都來自於比較,若是不跟別人比就會少了許多的痛苦,但是積極地比較又會轉化為動力,使人積極向上,這就需要自己去調節。】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不快樂都來自於比較嗎?

李白思考了一下,還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