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如今到了詩人的詩句中,顯得更悲傷了。

【李白永遠在思念故鄉,卻一直沒有回去,這其中肯定不止一個原因,大家可以去探究一下。】

【這首詩的表達情真意切,與他的《靜夜思》一樣,讓許多旅人遊子在羈旅時光產生共鳴。】

唐,元和年間。

韓愈自己也是如此,他屢遭貶謫,他鄉反成他的故鄉。

像他們這樣的人有幾個不思念家鄉的?

可既出來了,不做出點成就如何回鄉?

而且既走上這條路了,那自然是要獻身於此的。

【湖北和山東是李白出蜀後待過最多的地方,離開洛陽後,他又去了襄陽,在這裡他見了時任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山南東道採訪使的韓朝宗,寫下《與韓荊州書》。】

【在這裡李白寫下「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樣的句子,這句聽起來還是挺正常的,這馬屁拍得多好啊,但李白為什麼沒有成功呢?】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沒看過李白的這篇文章,看起來還是不錯的。

那些達官貴人們,誰不喜歡這樣的誇讚呢?

李十二白沒有成功,難道是因為後面寫了什麼令韓荊州不喜歡的話?

他知道,李白其實跟自己是一樣的,雖然李白願意去奉承他人,願意說好話,但其實是一個很傲氣的人。

所以才會惹人不喜吧。

果不其然,女子接下來的話就驗證了他的猜測。

【有時候,豪氣既是李白的優點也是他的不足之處。】

【他誇了人家幾句之後就開始自誇,「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您要是能用盛宴來接待我,任我清談闊論,「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然後您再用日寫萬言測試我,我將手不停揮,很快就交上答卷。】

【想挺美,還「接之以高宴」。】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其實曹植覺得李白的要求並沒有什麼問題。

他這樣的大才,難道不值得以高宴待之嗎?

說到底還是所求非人。

若真是能理解李白,能看清李白才能的人,不僅不會因此拒絕,反而會與之相談甚歡。

李白若能到他身邊來就好了。

【這還不算什麼,李白接下來的話更是囂張,先是說韓荊州如今是個選拔人才的權威人物,經過他品評的人都會被稱之為佳士。然後他說而您「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您怎麼就捨不得用區區一尺之地接待我,使我揚眉吐氣、激昂青雲呢?】

【這話說的,沒點社交牛逼症真說不出來。】

【其實我個人還是很欣賞李白這求職信的,一看就氣勢十足,而且大大方方的,傲點就傲點吧,只要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囂張,咱們公司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曹操雖依舊對女子的有些話一知半解,但也忍不住頷首。

他便不是很在意那些虛禮,只要不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說什麼做什麼,越是傲氣他越是欣賞。

文人嘛,有點傲骨,委實正常。

有才能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李白生於鄴下,他定能給李白以重用。

【而後李白又舉王允做豫州刺史時徵召荀爽和孔融,還有山濤做冀州刺史大量選拔人才來與韓朝宗這個襄州刺史舉薦人才相比,比完他還要總結,說,「我」看到他們感激,都能激勵我,因為知道您是個對賢才推心置腹的人。】

【「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這話聽起來就像是說我來投奔你是你的榮幸,別人我還看不上呢,最後才說「儻急難有用,敢效微軀。」就這態度,簡直是主動給求職加了點難度。】

西晉景元年間。

嵇康因為呂安之妻被其兄長玷污之事如今下了大獄,山濤焦急不已。

他本來還想讓嵇康出去做官,現在好了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

偏偏嵇康又素來與鍾會不睦,鍾會從中作梗,他還真不好幫忙。

這時候聽巨幕提起自己,山濤心中有了個主意。

像李白這樣的人才誰不想要?

嵇康與他又差得了多少,就算是差了,自己幫忙說說也就不差了。

先把命保下來再說。

【但先且不論李白的家庭背景等原因,就是這封求職信就讓古代那些清高的文人不喜,我剛才說過的,其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