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第1/2页)

倒是極少有這樣矛盾的。

但問題是還說不出什麼不對來,確實其中既有樂觀又有消極。

能看到李白頹喪的一面,同時又讓人想要積極奮進。

當真奇怪。

【用咱們現在的話來講,當時,李白恐怕就是痛並快樂著,他的情感是十分矛盾的,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所以才會有如此張力,有如此力量。】

【有矛盾才有衝突,有衝突才有值得研究的點,像陶淵明,若不是他欲隱欲仕的矛盾,只怕他的作品中的樂趣會少了一半。】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無不贊同。

人的這一生很多時候都充滿著矛盾,很多時候也想從其中脫離出來。

豈不知有矛盾才是有衝突的精彩的人生。

【我們不是很清楚李白第一次去長安經歷了什麼,但是自從這一次去長安之後,他的詩中就常帶有一些消極的詞句,雖然他整體還是向上的,豪放的,昂揚的。】

【比如說這首《將進酒》,明明是和朋友的歡樂相聚,卻在詩句中透露出悲涼的味道,還有這首《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是李白與堂弟們在春夜宴飲賦詩,所作的序文,那麼多兄弟在一起,本來應該是很歡樂的,但是李白卻發出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樣的感嘆。】

唐,元和年間。

韓愈想,大概這也是他們揚杜抑李的原因之一吧。

他猜到其中原因卻不怎麼認同。

樂觀是人生的一部分,消極也是。

不同的經歷下有不同性格的人,會產生不同的作品,為何厚此薄彼?

但是一方面他又很無奈,如此說來,他也沒有理由去評判別人的評價。

自己心中想得通便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天地是萬物的客舍,光陰是時間的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生就像是一場夢,能快樂多長時間呢?要及時行樂啊!晚上也是一樣的,所以古人秉燭夜遊也不是沒道理的。「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說到夜遊,蘇軾就想起了之前在黃州半夜去尋張懷民的事情。

所謂秉燭夜遊,真正歡樂而游的又有幾個呢?

若真是歡樂,那就真正的高枕無憂了,又何須與竹柏、月亮為伴?

不過都是相攜排解憂愁罷了。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更何況春天以美景召喚「我」,大地賜予「我」詩意與靈感,「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現在大家相聚在這花園裡,一起談論兄弟間的快樂往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我」的堂弟們都很有才能,個個都有謝惠連之才,而我的作品卻比不上謝靈運,真是慚愧。】

【謝惠連是謝靈運的族弟,兩人和謝朓一起被稱為「三謝」。】

東晉。

李白的詩句讓謝靈運無比震驚,《離騷》之後幾乎未曾見過如此奔放的詩句。

饒是他贊同文人相輕此類觀點,都無法承認李白這話,李白如何就不如他了?

不過是自謙之語罷!

而說他的兄弟們皆為惠連,謝靈運也是信的。

那可是盛世大唐!

現如今,他們個個都想去那盛世大唐看看,也想與那些文人吟詩作賦。

不過,那只能是白日做夢了。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賞玩還沒結束,高談闊論又變成了清言雅談。「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開席坐在花叢中賞花,快速地傳遞著酒杯,最後醉倒在月光中。「不有佳詠,何伸雅懷?」沒有好詩,怎能抒發那些高雅的情懷呢?「「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倘若有人作詩不成,就要按照當年石崇在金谷園宴客賦詩的規矩來,詠不出詩,便罰酒三杯。】

【「金谷酒數」指的是石崇在《金谷詩序》中寫的「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之句。】

【這首詩圍繞著及時行樂的主題將樂體現得淋漓盡致,體現了李白的寬闊胸襟與他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而他此中的消極是一種於事業上的消極,但其實很多時候也並非真正消極,不過是自丨慰之語罷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消極。

李白從未想過會有人用消極形容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