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第1/2页)

成為真正的道士。

對。

李白現在還有可以做的事情。

仕途有無希望,現如今並沒有那般重要,此時齊州之事才是最重要的。

長安。

李隆基也有些蠢蠢欲動,這李白真成了道士其實還可以賜他此類職位。

讓他為自己講道,他當是會願意的吧。

畢竟當初讓玉奴以女道身份進宮,便無人能阻止,想來大家都是認可的。

以往也知李白信道,只是並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這倒是可以成為兩人消除隔閡的好法子。

【第二年,李白和杜甫同游東魯,他寫下《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和杜甫再次分別後,公元746年,天寶五載,李白臥病東魯,寫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以懷念杜甫。】

唐,元和年間。

韓愈痴痴笑了一聲,人家二人關係如此,那些人總要給人分個高低。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魯地的酒都無法使人醉,齊歌也不知唱得誰的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我」思念的情思如同淘淘汶水,汶水南流寄託著我的情思。】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也沒想到,他與李白相處雖沒有唯唯諾諾,可始終還是敬著對方的,也沒想要對方對自己能有多深的感情。

也就是幕中女子提及二人,他才覺得更親近些。

難道是後來在東魯發生了何事嗎?

【病好之後,李白又想重遊吳越,為了告別東魯諸公,他寫下絕世遊仙詩《夢遊天姥吟留別》,以記夢為由,將他的浪漫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第83章

李白(捉蟲)

【求仙是中國古代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大多都有過飛升的夢想,像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些有著豐功偉績的皇帝也都曾經有過這麼一個成仙夢。】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微微頷首。

沒錯,有著豐功偉績又如何,最後還是得走向尋仙。

既然如此多的人都尋仙問道,那一定是有機會的吧,就看個人的本事了。

嬴政表情凝重,歲月不等人,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豐功偉績。

李隆基搖頭,難道他沒有豐功偉績嗎?

開創開元盛世,如此豐功偉績,幕中女子都不提一下?

他要如何才能讓幕中女子知道他如今所做的補救呢?

李隆基可不想自己的祖輩們大罵自己不孝子。

【但李白此時的成仙夢又比他們多了一層含義,像屈原一樣,在現實生活中,理想得不到實現,李白開始將視線投入到虛幻的神仙世界之中。】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自己也跟他們一樣,曹植想,那他的這首詩應該是遊仙詩?

只可惜,根據幕中女子話中之意,他們這些人都沒能求仙成功吧?

所以求仙問道只能寄託理想,並不能尋求真正的長生。

希望李白也能清楚這一點,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做到他沒能做到的事情。

【傳說海上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秦始皇還曾經讓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東渡瀛洲尋找長生不老藥,最後達成了歷史上駕馭海洋第一人和中日文化第一人的成就,但是長生顯然是不可能長生的。】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還是不太信。

沒找到那是徐福沒本事。

還是那句話,她沒成仙過,怎知成仙無道?

【傳說始終是傳說,李白也不知對求仙問道之事信幾分,即便他信,但他也知道這事情是很難的,「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海外來的人們說起瀛洲,像是煙霧籠罩一樣,實在難求。】

【瀛洲難求,天姥山卻很好找,「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而浙江那邊的人說起天姥山,在雲霞忽明忽暗間就可以看見。】

天姥山又是何地?

是有仙人居住嗎?

浙江?

詩句中說的是越人,女子也說了李白是要游吳越。

若是在吳越,當會很好找,至少比瀛洲好找得多。

嬴政心中蠢蠢欲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