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第1/2页)

【雖然李白的詩歌主題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奔著他的人生理想去的,但是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自信心在一步一步慢慢喪失,從一開始的「扶搖直上九萬里」到現在「淚滿黑貂裘」,這就是李白的心路歷程的轉變。】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所以此時他的豪情已經不再豪情?

李白頓時有些悵然若失。

他還以為自己至少是不忘本心。

他很想反駁一下幕中女子,想告訴她,想告訴所有人,他李白的豪情壯志從未消減。可是他根本說不出口。因為他的那些志氣早就已經慢慢地要被磨沒了。

【在感嘆過後,李白又開始寫秋浦此處的風景,第十四首還比較特別,是一首很短的五言,描寫的是冶煉工人。】

【在古代,歌頌底層人民的詩句是很少的,而像冶煉!工人這樣的職業,那更是屈指可數了。前兩句描寫了一下冶煉的場景,「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從這短短的十個字中我們就能想像出當時爐火熊熊、燃燒火星子噼啪四濺的場景。】

【若非有李白的漫遊,有他貼近底層人民的真實的經歷,他寫不出這樣的句子,所以我們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想要創造出真正的藝術,還是得要細心的觀察。】

唐,元和年間。

關於這一點,幕中女子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不管是李白還是杜甫,還是後世的蘇軾,他們這幾個人都是在外顛簸的那些年寫出的作品更加吸引人。

李賀心中突了一下,他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出去遊歷一番呢。

雖然自己現在擔任著奉禮郎的職務,但是這官職著實太小,根本不會有太大建樹,與其如此,他何不出去走走。

可問題在於他並不像李白那般富有,他要如此維持自己的生計呢?

而且他身子還不好,經得起四處顛簸嗎?

【而後面兩句話就描寫的冶煉工人了,在看詩句之前,我們可以先想像一下,冶煉工人他們在工作時是個什麼樣的狀態,或許冒著熱汗,很辛苦地在勞作,甚至讓我想起古代那些參加徭役的備受壓迫的底層人民,比如秦朝時期修建長城、阿房宮的那些農民,應該是很痛苦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

這事情是嬴政一直未曾解決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了解,他當然也知道修建長城與阿房宮是多麼勞民傷財的一件事情。

可是那阿房宮已經開始修建,長城又能抵禦外敵入侵,豈有不行之理?

至於那些服徭役的百姓……

嬴政思考了一會兒,那他就再多給他們一些補償好了。

【然而李白說,「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這些冶煉工人在明月夜唱著歌曲勞作,歌聲使得寒冷的江水都激盪起來。】

【看了這話我才想起來,這些工人啊,他們並不能算是最底層的人民吧,士農工商,至少他們比商人的地位要高,而他們擁有這麼一門技術所賺的錢應該比那些農民會多一點,所以他們的日子可能沒有那麼難過。】

眾農民苦笑。

他們有什麼地位?

士人為名,商人為利。

他們夾在中間什麼都沒有,甚至還不如那些工匠賺的銀子多。

可他們又不能不種地,他們身上沒有半點本事,除了種地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苦?誰又不苦呢?

若是能不讓他們交稅,能別強占他們的土地,他們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從這一首詩裡面,我們看不出李白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或許是對這些工人純粹的工作的一種羨慕,至少他們是在發揮自己的價值的。其實古往今來都一樣,任何的職業都有人去做,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亮,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三六九等,這些等級不過是人們根據自己的想法而賦予的。就好比咱們現在可能很多人看不起農民,但是如果沒有農民,世界上一個農民也沒有,那我們可能連飯都吃不飽。】

對啊!

若是沒有他們,那些達官貴族吃的飯從何處來?

他們是憑什麼在那出趾高氣昂,耀武揚威?

女子說的話真是直直地戳進了他們的心巴子,許多農人這時候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也是有價值的嗎?原來他們並不是命如草芥嗎?

東晉。

誰說不是呢?

陶淵明從來沒有看不起農民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