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原來身處熱鬧也是會寂寞的。

【只是即便寂寞悲傷,李清照也不用捱太久了。】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下意識與趙明誠對視了一眼。

在黑夜中,兩人都似乎辨不清對方眼中的意思。

但他們卻明白了幕中女子的意思。

李清照年紀大了。

她該離開了。

第116章

李清照(捉蟲)

【李清照的具體逝世時間歷史上並沒有準確記載,大約是在公元1151年至1155年,也就是紹興二十一至二十五年之間,李清照活了七十歲左右,在古代來說已然算是高壽,只是她這一生真正無憂無慮的日子大概就只有出嫁前的二十年以及在青州的那十年,而其他的時間都處於不同程度的憂傷之中。】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人活七十,確實是不錯了,李清照想。

可誰能想到她竟有一多半的時間都處於憂傷之中呢?

以往她從未將悲情二字放到自己的身上,因為在她看來,自己的父親比自己更加悲情。

而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

李清照輕嘆,若是能一直都能平淡地生活在這青州就好了。

沒有戰爭、沒有流浪、沒有疏遠、也沒有分離。

就像此前那般。

【而且可以確定的是,李清照一生無子,她和趙明誠收集的大多金石文物佚失,而她自己的滿腔才華也沒能傳承下去。】

這戳中了兩人心中的痛。

兩人年紀也不小了,結婚幾年,若像他們這般年紀的,多數已當父母。

他們也不是沒在心中想過,只是沒有往深了多加思考。

但是令他二人心痛的也不只是無後。

那些金石文物於他們而言就像是他們的孩子,那些東西於他們的價值遠大於它本身的價值。

趙明誠抿唇,想,李清照的滿腔才華亦是無價之寶。

【根據陸游《夫人孫氏墓志銘》中記載,李清照在晚年的時候曾經想把自己的所學傳於孫氏,這個孫氏並不是陸游的夫人,而是他的親戚,當時孫氏十來歲,她拒絕了李清照,理由竟是「才藻非女子之事也。」】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孫氏?

陸游一驚,是他知道的那個孫氏嗎?

但隨即他又釋然了,他們年紀都大了。

先走後走,遲早都是要走的。

【啊……多麼悲傷的一句話。若是放到古代,孫氏的這話定然能得許多讚美之詞,但是放到現在我們可能根本想不通,讀書可以明理、可以修身養性,而且正所謂技多不壓身,腹有詩書氣自華,怎麼就「才藻非女子之事」了?】

某村莊。

扶月一刻也忍不了了。

她開始悄悄地將自己的一些東西運到村東頭的山洞裡,到時候她若想走,隨時都可離開。

在這個家,她一輩子都不可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但她如今還沒有辦法反抗自己的父母,若是反抗,她可能會直接被綁著手腳送到許員外家中去。

她想讀書,想成為像幕中女子那樣的大大方方的,想說什麼便說什麼的姑娘。

【那個時代女子的思想已經被固化,她們自己也認為自己不如男子,認為丈夫就是自己的天,認為自己就該在家相夫教子,這怪不得他們,這是千年來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錯誤思想,她們中間是有像李清照這樣思想稍微進步一點的女子,但是想要真正地改變女子的卑微的地位,我們只能說一句任重而道遠吧。】

李清照有些訝異,就自己的想法已經能稱得上進步了?

她仔細一想自己與他們的區別,大約是更隨意,更加不受束縛一些。

而自己與幕中女子倒是有些不同之處,但她也並非對幕中女子的觀點極力反對,而更多的是覺得可以,但卻不妥。

她原以為是女子的不是,如今看來,後世之人認為她的思想比如今許多女子思想更為進步,而她現在也這般覺得,所以假若幕中女子所說的都是對的,那……

【李清照因為其才能一向為許多文人讚頌,但同時也被許多人批判,他們批判的理由便是李清照二婚,例如朱彧就在《萍洲可談》中說:「本朝女婦之有文者,李易安為首稱……然不終晚節……」】

趙明誠假裝若無其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