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第1/2页)

可是如今這些畫都是屬於自己的,自己的東西自己蓋幾個章關他們何事?

思及此,乾隆決定不管了,待會兒巨幕結束,他偏得在那些書畫上面留下自己的痕跡。

還有在自己人的手裡是何意?

【但是後來到了溥儀的時候,溥儀三歲登基六歲退位,雖然他這一生具有極大的戲劇性,但其實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大家可以看看這個視頻片段。】

幕中女子說完巨幕中出現黑漆漆的畫面。

壓抑的色彩與她先時放出來的那些有著明麗色彩的場景都不同。

一個少年出現在畫面上,而後……

他竟是在偷東西!

乾隆表情漸漸凝重,這地方正是紫禁城。

那是他的花瓶。

溥儀為何要悄悄地把宮裡的東西偷拿給他人?

【這就是電影《末代皇帝》中的一個片段,這部電影十分真實地還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帝王溥儀的一生,在1988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多個獎項,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看。】

封建社會最後一個帝王?

眾人細細地咀嚼著這個描述。

何意?

幕中女子把他們如今的社會稱之為封建社會,她先時就是如此稱呼的了。

最後一個帝王又是何意,難道以後都沒有帝王了?

她那時候沒有帝王,何人來約束他們呢?

這讓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還有這叫電影的東西,色彩怎的如此怪異,那什麼奧斯卡又是什麼東西,沒有人能說出答案。

【歷史上真正的溥儀是怎麼樣的我們不太清楚,但是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個有思想的人,他還想出國留學,販賣文物也是為了積累財物,他同時是一個悲劇人物,也是一個為這些文物帶來悲劇的人物。】

【《韓熙載夜宴圖》和許多文物一起被他運出宮流落民間,所幸當時沒有出國,要不然現在這畫都該不知蹤影了。】

「豈有此理!」

乾隆雖也看不懂那所謂電影中的內容,但是他卻看出來了這溥儀是他的後代。

而溥儀所偷著倒賣的文物那是他的東西。

他平時磕了碰了都會心疼半天,這溥儀居然敢給他賣了,簡直是天大的狗膽!

作為一個帝王,沒銀子給他用嗎?何至於此啊!

乾隆痛心疾首,已經無法再去思考溥儀為何會落得那般境地了,他只想溥儀永遠也不要再當皇帝,說不定那樣就萬事不愁了。

他的這些東西,他要帶到棺材裡去!

【雖說李煜當政的時候文藝方面搞得那是沒話說,但是政治經濟卻真的不怎麼樣。】

【公元964年,北宋干德二年,根據韓熙載的建議,南唐開始鑄造鐵錢,在南唐時期還沒有紙幣,最早的紙幣是出現在北宋事情,當時流通的錢幣大多是銅錢,而鐵錢就顯然不如銅錢值錢,那南唐為什麼要用鐵錢代替銅錢流通呢?】

紙幣?

北宋朝之前的那些人匪夷所思。

紙還能做成錢幣嗎?

有更先的還沒將幕中女子所說的紙給造出來就聽到紙還可以做成錢幣,那不是一項大生意?

幾乎所有人都開始蠢蠢欲動。

【原來,當時李煜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他接手的就是一個奄奄一息的國家,我們可以用爛攤子來形容,李煜接手之後雖然時常縱情聲色,但是在政治經濟方面也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李煜再認同不過了。

但是他心裡卻也很清楚。

雖然他做了,可他做得不好,就是這鐵錢一事也是做得一塌糊塗。

【因為李璟朝經歷了許多的戰爭,所以南唐長期處於一個通貨膨脹的狀態,大家都學過政治,應該知道通貨膨脹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當時市場上流通的銅錢遠遠大於市場需求,所以為了收回銅錢,李煜下令發行十錢以六枚鐵錢和四枚銅錢發行,意思逐漸廢除銅錢。】

「這法子還不錯啊。」有人嘆道。

然而更多的人卻是覺得不大對勁。

若真是那麼容易就解決的,那每個國家不都賺翻了,哪裡還會國庫空虛?

【這麼做雖然能夠短暫地收回一些銅錢,但是人是有思想的動物,百姓們又不是傻的,尤其是那些商人,大家雖然在南唐境內是銅錢鐵錢所代表的價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