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第1/2页)

若說這女子就治世之才那還好說,可偏偏她是個禍亂朝綱的,這換作誰誰能認同呢?

【魏晉時期,建安七子中的劉琳有詩《飲馬長城窟行》,這首詩主要寫秦末統治者征百姓修長城的事情,揭露那個時期沉重的徭役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而那時期,國家所征的農民多是男人,只有男人不夠了才會用到女人,這是因為他們憐惜女子嗎?那肯定不是,至少像修長城這樣的體力勞動,那還是男子力氣更夠用。】

【在《飲馬長城窟行》中,他寫道:「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生了男孩就不要養了,生了女孩用肉養,為什麼呢?這男孩生了,到了一定的年紀還不是服役去了,而且是十分沉重的不顧人死活的徭役。】

幕中女子說著還放出了一張圖畫,畫中許多人在扛著巨大的石頭,其旁還有手持鞭子的士兵在怒斥那些農民。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不顧人死活?

這肯定是他那個不孝子乾的吧!

嬴政雖招人修築長城以防禦為敵,可從未讓人不顧死活的干。

應該……不會是他的問題吧?

他心中多少有些懷疑,並不能完全脫離干係。

只在心中打算晚點派人去查探一番。

不過,若是晚點,恐怕會被有心之人蒙蔽吧。

他看向一旁的蒙毅,對方微微頷首,倏地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出大殿去了。

【後來到了西漢時期,《史記》中有《衛皇后歌》,「生男不見喜,生女不見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這兒說的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青的姐姐,霍去病的姨媽,當時他們一家也算是權傾天下,然後這句話我覺得本意不是諷刺重男輕女的思想吧,那時候如果有那麼進步的思想,那封建社會都不一定能持續那麼多年,不過當時的情況還不一樣,衛家的權勢是很大,但也並非全是衛子夫的功勞,跟後來楊貴妃還是不一樣的,衛青和霍去病的功績那誰也沒辦法否定,但很明顯,白居易的這句話是受到了此句的影響的。】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現在心中很不是滋味。

被後世之人這般惦記著的,恐怕除了那陶淵明便是自己了。

可偏偏十個中有九個都是說的這些有的沒的,饒是誇讚,也是贊到了衛青、霍去病二人的身上。

雖說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怎麼還是不如說說他的功績來得實在。

最重要的是,這後世之人還總把他與那李隆基相比,有何可比之處?

不過是有幾個妃子,這事情放到哪個朝代都挑不出什麼錯來。

即便這般想著,劉徹近來也失了去後宮的心思。

連他自己都想不通此為何故。

【當時,陳鴻有寫《長恨歌傳》,《長恨歌傳》是一篇傳奇,相當於早期的小說,就像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元稹的《鶯鶯傳》,古代小說最初大概是出現在魏晉時期,那時候有《世說新語》、《西京雜記》等志人志怪小說,那時候的小說就是作者獵奇的產物,喜歡寫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或者是體現那個時代風向的東西,比如《世說新語》中寫到的那些名士風流。】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這倒是曹植忽略了的一個點。

他從來不曾在意這些非正統的作品,即便是看到了也是不曾細看的。

聽幕中女子的意思,那什么小說還是從他們這時起的。

那若是能用以技巧多加創作,定能讓他們此時的人更為後人所推崇。

不知不覺地,他就總想拿著當世的作品與後世相比,如此更激發了他的鬥志。

【後來到了唐朝時期,唐傳奇的出現讓小說的發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後來宋代的話本又將其推進了一大步,直到明清小說的出現,古代小說發展到了最高水平。】

清,乾隆年間。

乾隆又想起了被幕中女子提起過的曹雪芹。

他寫的那東西好是好,可都是些家長里短,若要說有多好他是不覺得的,不大氣。

但既然這後世之女都說好了,那他得好好地讓曹雪芹寫完。

至少寫出來不能不如那些前朝之本吧。

【忍不住又扯遠了,這裡的《長恨歌傳》中也寫到了,「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以及「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卻為門上楣。」這樣的句子,當時白居易和陳鴻一起遊玩應該是一起寫的這作品,相互之間或許有影響,但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