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第1/2页)

唐,元和年間。

「此詩不錯啊!」白居易感嘆。

雖說這詩顯然不是在誇他的詩,但是說的卻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白居易也不能完全地認同。

安史之亂不正是產生石壕村之事的主要原因嗎?

該讓世人了解才是。

【不過雖然他這樣說,我們也能明顯看得出來,他針對的並不是《長恨歌》,而是在反應人民的類似於《石壕吏》的苦難生活,《長恨歌》只是他的工具而已,但也能說明他並不會太喜歡《長恨歌》,如果真的很喜歡就不會拿它當工具。】

說得也是。

但是女子說得對,有人喜歡就有人不喜歡。

所以白居易並不怎麼在意。

他寫詩從來都只是為了讓人看懂,而不是為了讓人喜歡。

【總的來說呢,這首《長恨歌》不管是在史料的運用上,還是在語言藝術的表現上,亦或是在思想情感的表達上,它都算得上是一篇佳作,不管是為著它其中的愛情還是它其中的歷史內涵,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讀。】

第148章

白居易

【拋開一些小小的缺點,白居易其實真的是一位很偉大的詩人,他的偉大不僅體現在他的詩歌創作上,更體現在他的詩歌的影響力上,這也是他自己想要的,所以結合他的背景,我們看他的詩就要去猜測他到底想要為君為臣為民為事表達什麼。】

唐,元和年間。

小小的缺點,他有什么小小的缺點?

白居易想,人無完人,自己自然是有缺點的,但是若是普通缺點,女子當不會單獨拎出來。

不過,很快白居易就沒空再去想這個了。

因為幕中女子說他是個偉大的詩人,偉大這個詞,她似乎只有在說李杜二人的時候說過。

看來他自己是真能與李杜二人相提並論的。

【公元807年,元和二年,白居易被授周至縣尉,他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弟弟叫白行簡,這一年考中了進士,白行簡在創作方面也是很不錯的,他的代表作是一篇傳奇《李娃傳》,在唐朝時期,傳奇十分流行,而白行簡的《李娃傳》和元稹的《鶯鶯傳》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這知退的《李娃傳》確實是很不錯。」元稹本就是愛這些的,《李娃傳》是白行簡幾年前的作品,他自然也是看過的。

而且如今已經有許多人以此為本在坊市上說話你,很是受歡迎。

白居易笑道:「你也無需謙讓。」

「誒。」元稹擺擺手,「我可是真心的,那妓子李娃和鄭生兩人之間的故事跌宕起伏,鄭生浪子回頭,鄭父又同意他與一個妓子的婚事,最後歡歡喜喜,此中故事,實非常人能寫。」

「不過故事罷了。」白居易搖了搖頭,左右事實上沒人能同意一個清白官身將妓子迎娶回家。

【縣尉的主要職責就是緝捕盜賊、徵收捐稅,和勞動人民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所以白居易也觀察到了許多自己平日裡所不能接觸到的一些情況,就此寫出了他早期的一些諷刺作品。】

【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觀刈麥》就是這個時候創作的。】

晉代。

刈麥?

陶淵明記得幕中女子說過這個白居易愛看他的詩的人。

這後世之人的詩歌,倒是極少在標題上看到如此親近百姓的詩詞。

更何況這是諷刺詩,還是耳熟能詳的諷刺詩,這一下就激起了他的興趣。

【我們在看白居易的作品時不能像看辛棄疾、李白的作品那般去探究,因為在李白和辛棄疾的作品中,兩人時常運用大量的典故和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而白居易的作品卻是老嫗都解,所以大家看看這篇作品,我不講大家應該也能夠很輕鬆地知道其中的含義。】

幕中女子說著在巨幕中將那首詩給呈現了出來。

眾人一看,果不其然,十分簡單。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看著這白居易的詩,還是覺得俗。

雖說其表現力很強,幕中女子所贊的他也都認同,但那些遣詞造句相對於大唐詩人那確實是俗了些。

蘇軾從不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他自己本就不是那種精雕細琢之人都覺得俗,可見是真的俗。

不過他認為俗,這並不代表詩作不好。

如今他是想通了,俗詩也有俗詩的好,至少老嫗可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