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第1/2页)

唐,元和年間。

等等。

他爸?是自己的兒子?他爺,是自己?

愛好修仙。

所以……是這問題。

各朝各代的人也都睜大了眼睛看著巨幕。

歷來他們都是想要修仙長生的。

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百姓,但凡吃得上飯的,都曾有過那麼一個長生夢。

然而這大唐,怎麼好像是因為修仙而走向衰敗的?

那安史之亂的唐玄宗好像也是追求長生不老的吧?

公元前113年,秦始皇三十年。

嬴政表情凝重,這是他從未想過的。

追求長生竟還會害了人的性命不成?

為了長生反倒短命?

可那些丹藥,是有人害他們吧?

他自己也是服用那些丹藥的,有時成丹少便不舍讓人試藥。

如今看來,其他的不說,但凡要入口的,還是得讓人試。

【中風並沒有讓李恆死,但是卻讓他意識到生的可貴,於是他就想啊,還是得長生不老啊,所以就開始沉迷丹藥,最後被丹藥毒死了,死的時候才三十歲。】

【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敬宗李湛已經十六歲了,也就是說他十四歲就生了兒子,在我們現在看來好不可思議啊,十四歲還是個小屁孩呢,再算上懷孕時間,十三歲就有娃了……】

小屁孩?

許多男子感覺自己受到了冒犯。

十三歲怎麼了?

十三歲怎麼就是小屁孩兒,怎麼就不能生孩子了?

這後世好生奇怪啊!

【這年紀太小,身心各方面都還沒有成熟,就算古代人早熟那也只是心理上,因為古人壽命比較短,咱們也可以理解,但是那么小的孩子生孩子,生出來不一定健康不說,也帶不好啊。】

生出來不一定健康?

這話倒是讓很多人放在了心上。

有這回事嗎?

大夫是不是有提過呢?

【咱們話說回來,反正在敬宗即位後,白居易就被命為蘇州刺史,離開洛陽去蘇州了,我們為什麼說白居易在洛陽應該還過得不錯呢,因為他走的時候寫的一首《除蘇州刺史別洛城東花》。】

第160章

白居易

【《除蘇州刺史別洛城東花》中,很明顯能感覺到白居易覺得自己年邁不願奔波以及對洛陽的不舍。】

唐,元和年間。

年邁。

五十多歲,確實也不年輕了。

莫說是五十多歲,哪怕就是如今的白居易,其實也已經不是很想奔波了。

不對,即便是年輕,誰又想在外奔波呢?

若是需要他,他自然樂意去。

可他被陷害去的,心中便怎麼也不痛快了。

【「亂雪千花落,新絲兩鬢生。」落花像雪紛飛,兩鬢已經生出了白髮,白居易的這首詩是有些頹廢的,像他這首詩雖然沒有刻意地表現對朝廷的失望,或者是表現出社會的消極面,但是我們卻能結合他的經歷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感受到,這才是真正的意在言外,相對於他前期的那些諷喻作品,我個人是更喜歡這種的。】

【但是正如我們之前說的詩歌就是詩人的人生,他的詩風的變化也體現了他人生的變化,心境的變化。】

這道理元白二人自然也明白。

但是很多東西不寫得清楚明白些,便會有很多人不懂,那便達不到他們先時的目的了。

白居易蹙眉想了想。

這好像又變成難題了,若想將詩寫好,那勢必要有些意在言外。

可若旁人看不懂,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

是否可以兩者兼顧呢?

突然,他想起了蘇軾,又想起元稹給自己寫的那些信。

或許寫序言是個不錯的方式。

序言幫人看懂,詩保持著原有的味道。

【「老除吳郡守,春別洛陽城。」「我」都老了,卻還要去做那蘇州的刺史,只好在這春日告別洛陽城了,毫不掩飾的留戀之情。】

【「江上今重去,城東更一行。」這兩句也比較好理解,他之前是從杭州回來的,現在又去蘇州,因為挨得很近,而且走的水路應該是差不多的,所以說「今重去」,而我們剛剛提到他有些《洛城東花下作》,現在要走了,再去城東看看那花兒就此告別。】

【「別花何用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