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第1/2页)

王安石微微點頭。

如此其實並不奇怪。

就像是平日裡跟人講道理時舉的事例,總要講出點實際的來。

但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如此,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當時遊玩時也是產生了類似的感受的,只是那時候的感受並沒有那般深刻,故而才沒想實時而作。

後來隨著那樣的想法日益加深,想起當時的感受,作文的靈感霎時傳來,自然還是能寫出一篇還算不錯的文章。

【褒禪山在古代也叫華山,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華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華山在陝西,以前多被稱為西嶽或者是太華山。】

【這裡第一段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褒禪山,說了華山名字的來歷之類的,王安石的文章都有這個特點,他喜歡先鋪墊一下。簡單介紹之後,他提到了看到的一塊石碑,就是咱們去旅遊時到某個景點基本都能看到的那種石碑,那個石碑應該很舊了,「有碑仆道,其文漫滅」,他說勉強能看到上面的「花山」二字。】

王安石自己都沒有注意這點。

他在寫文作詩時,確實喜歡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致辭或者是先將前因後果給交代清楚。

這樣應當沒什麼錯。

【然後他說:「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認為這裡的華山應該讀一聲,也就是花生的花同音,因為在以前的時候只有華字且讀一聲,後來有了花這個字,華才讀了二聲,所以王安石認為這裡的華山應該讀「花山」。】

眾人有點看懵了。

他們抱著期待來看王安石講變法的思想基礎,他怎麼給他們講起字來了。

什麼一聲二聲的?完全不懂。

可見這鋪墊還是要有道理,不能什麼都往裡邊塞吧?

還是說他那道理與這「花」字有關?

帶著這樣的疑問,眾人接著往下看去。

【而我們現在的華山讀四聲,不要搞混了,不過古代的平上去入跟咱們現在的音調還不一樣,不用理解那麼細,這裡大家大概知道什麼意思就行了,這裡主要還是為後面做鋪墊的。】

果然是鋪墊啊。

這「花」字能講出什麼不得了的道理來嗎?

後世與他們如今的很多東西都不一樣,這還挺叫人好奇的。

只可惜幕中女子不可能事無巨細地都說清楚,他們也無法去到幕中女子所處的那個世界。

若是可以去那就好了。

【第二段才是記敘他和同伴們同游褒禪山的一個華山洞時的場景。他寫「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這個洞穴十分幽深,進去就寒氣逼人,有多深呢?那些驢友可能也沒辦法到達洞的另一邊。】

驢友?

是騎著驢子的朋友嗎?

眾人都很疑惑。

【王安石和其他四個人一起進去,「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世間萬事萬物大抵如此,越是奇崛的景色就越是難以看到,所以咱們現在才會有那麼多的極限運動者,他們進這個洞也很難,於是就有人想退縮了。】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如若不然,為何還要登高望遠呢?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如願以償地上了戰場。

刀劍無眼,來到戰場上的日子並不如他想像中的那般順利,即便他曾所向披靡。

但他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能痛快殺敵,能為收回河山而奮鬥,那怕身死這山河之間,他也無怨無悔。

或許他在他們的眼裡也是幕中女子所說的笨蛋。

聽到這裡,辛棄疾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祖父曾經帶著自己登高望遠的日子。

那時候看到大宋的萬里江山,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大宋,為大宋奪回失地。

如今他已經回到大宋了,他已經實現一半的心愿了。

他相信只要將士們跟他有同樣的心愿,那他們總有成功的那天。

【那人說再不出去火就要不夠用了,於是眾人便齊齊退出了,然而事實是這樣嗎?並非如此。】

【原來他們到的地方比那些愛好歷險的驢友達到的深度不足十分之一,那個時候大家有餘力也有火,明明還可以走的。】

【出來之後,就有人怪那個讓大家出來的人,「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王安石也後悔跟著他出來,沒有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是能怎麼辦呢?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