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當然了,這裡只是我們的一個猜測性的解釋,乍一看其實還有點牽強,但是因為是根據王安石的生平的經歷來進行分析的,也算言之有理吧,不過如果你只是簡單地解釋這首詩的表面的含義也是可以的,他也可以是一首很好的寫景詩。】

眾人笑,確實挺牽強的。

但是也沒有人能說幕中女子的理解就是錯了。

尤其是這樣的連年份也無法知曉的詩句。

而且幕中女子是個聰明的,她幾乎很少說很絕對的話,但凡是不確定的她都將問題拋出來,不得罪人。

【「明月何時照我還」,所幸王安石最後回到了他自己在鐘山的家,公元1086年,元佑元年,王安石病逝鐘山,葬於半山園,他可以遠離那朝堂硝煙,伴著鐘山明月,看那江南一春一春年年春。】

聽到自己死亡的消息,王安石竟一點也不悲痛,甚至連惋惜也沒有。

不過他倒是有一點愧疚,他去做了,大刀闊斧地做了,但卻也因此傷害到了一些百姓,此非他所願,只盼著接下來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王安石是一個偉大的人,他雖然並不完美,他所做的事情也並沒有達到一個十分完美的結局,但是他的勇於改革的精神值得我們銘記,而他的那些變法改革措施,也為我們現如今的改革提供了許多思路,評價這些的時候,大家一定要用一個辯證的眼光去看待。】

【不管是對什麼事情,都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一味地否定,人無完人,事物也是一樣的。】

眾人記下了。

這對於他們的改革也是適用的,他們對各種措施各種人也不能給過於絕對的判斷,要適時而變。

雖然這次的講解並沒有讓急於改革的人們學到太多東西,因為王安石所提出的措施並非眾人想不到,或者是歷史上曾出現過的,但是這其中的教訓卻是在他們每個人的心中敲響了警鐘。

【另外,王安石他還是一個被做官耽誤了的文學家,大家也不要忘了他在文學史上的貢獻,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他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他的那些詩、詞、文都帶著他的色彩,為文學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多好啊!

許多文人都在心中感嘆,能做到像王安石這樣,是他們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能為自己的理想奮力向前,又能適時而退之,所留下的東西雖不完美,卻也能流傳千古。

這一刻,他們都想成為王安石。

然而,就在這時,幕中女子卻說了結束語,眾人立刻悵然若失,同時又對接下來的預告充滿了好奇。

【好了,王安石我們就講到這裡了,接下來咱們看看預告吧。】

【講過了帶有悲劇性色彩的王安石,我們放鬆一下心情,講一個稍微不那麼悲情的悲情文人。】

稍微不那麼悲情的文人是什麼意思?

如此不就離題了嗎?

也不算是吧,稍微不那麼悲情,那也還是悲情的吧。

第173章

王安石

最近幾次幕中女子講預告的方式有所變化。

這回她沒有消失,而是接著講了起來。

【我們要講的就是盛唐時期多才多藝的文學家王維,在很多人的排列中,他是除卻李杜之外的唐代老三,但是在當時,王維的地位卻一點也不比李白、杜甫差,不管是其社會地位,還是文學地位。】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在收到那小琵琶時就已經有預感幕中女子可能會講解到他,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不過這一次女子為何沒有抽獎呢?

【他的詩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藝術性極高,但是其思想性是不如李杜的,李白也是因為思想性的問題一度被杜甫比下去,然而在唐朝,尤其是他們還在世的時候李白算是碾壓杜甫的,甚至杜甫雖然也有名,但他的詩還曾受到嫌棄。】

杜甫抿了抿唇,也不甚在意了。

先時嫌棄他的,如今還不是客客氣氣的。

若不是他和李白一路遮掩著,只怕路上都不知被堵多少回。

世間之人大抵如此,欺軟怕硬、慕強凌弱,看他們如今有用了,這才貼上來。

【造成這樣的原因我們並不能說是盛唐時期的人沒有欣賞水平,如果那時候的人沒有欣賞水平,那怎麼可能留下那麼多震驚世界的瑰寶呢?】

【其原因還是我們先時提到的一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