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第1/2页)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這是劉徹最不能接受的。

如今大漢多繁盛啊!最後竟會讓胡人在這片土地上作亂,他不甘心。

可現在他卻不能隨意出戰了。

嘴上說著不在意,其實他很在意幕中女子說他好大喜功。

他得在不被說好大喜宮的情況下把胡人給解決掉。

【「聽終辭絕共悽然,自說經今六百年。」眾人聽了都悵然若失,然後述說他們的經歷,原來他們到這兒已經六百年,「當時萬事皆眼見,不知幾許猶流傳。」以前知道的那些事情,不知道還有多少在流傳,「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不同樽俎異。」大家爭相款待漁人,但就連禮數也不相同。】

東晉。

陶淵明又開始端著酒壺喝酒了。

他自己真是想不到自己的詩文影響力這麼大。

不過看著這些後世之人根據自己的文章作文還挺有意思。

這一段跟他文章中的內容差不多。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無夢寐。」這地方環境清幽,「夜半金雞啁哳鳴,火輪飛出客心驚。」聽到雞叫看到太陽出來直覺心驚,為什麼心驚呢?因為不想離開這個地方,太陽出來就說明天亮了,該離開了,可是「人間有累不可住,依然離別難為情。」家中有人,漁人不得不離開。】

那樣的人間仙境,誰願意離開呢?

沒有戰爭,沒有剝削的地方一直是他們不可遇更不可求的。

許多人都在想,若是他們生在大唐盛世會不會不一樣呢?

即便是像李杜二人那樣,哪怕後來命運坎坷,至少他們曾在盛唐的土地中生長。

【「船開棹進一回顧,萬里蒼蒼煙水暮。」船前行時再回頭只見茫茫煙水,「世俗寧知偽與真,至今傳者武陵人。」然而這其中事情的真真假假還有誰能說得清楚呢?現在還在傳說的也只有武陵的人罷了。】

如今怕是不止了。

這天下,誰人不止武陵桃花源了呢?

【這真應了那句「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到的桃源都是不一樣的,但在古代,桃源大多被仙化,像韓愈這樣直接否認仙境的實在少有。】

唐,元和年間。

這世間萬物都能被他們仙化。

一切事物在他們心中都可以是仙物。

但獨獨這人無法成仙一事沒人能騙得了自己。

【而王安石的《桃源行》就又是另外的一種風格了,如果非要形容,那就是帶著政治家的氣質。】

眾人訝異,又是政治家。

果然還得是王安石啊!

許多帝王都很欣賞王安石,這樣一個有政治頭腦又一心為國為民的大臣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指鹿為馬的典故我們之前應該是提到過的,就是趙高想要亂政,但是害怕群臣不聽,所以把鹿牽到眾人面前說是馬,然後凡是說是鹿的人通通被殺,這聽起來挺不可思議的,可是歷史啊,遠比我們想像得精彩。】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趙高已死,聽到這樣的話仍舊讓嬴政生氣,他巴不得去亂葬崗把趙高的屍首找回來再殺一遍。

自己這般成就也不敢顛倒黑白,這趙高竟敢指鹿為馬,誰給他的膽子?

嬴政知道,還是自己那個兒子不成器,不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來人,去,賞胡亥二十板子。」

殿內立馬落針可聞,眾人仿佛呼吸都不敢了。

這段時日陛下分明看著比先時的脾氣好了不少,但是只要一提到公子胡亥,他馬上又會變得喜怒無常。

那胡亥都被關起來了卻還是時不時地收到陛下的這番「賞賜」。

不過,也沒有人可憐他,他那麼壞,甚至讓秦國滅亡,他們都是大秦的子民,誰能原諒他呢?

【而後一句就是說秦國的徭役,雖然修築長城是為了抵禦匈奴南侵,長城現在也是我們國家的很重要的財富,但是它在修建時不知染了多少秦人的血和淚,本來長城的修建就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用勞民傷財來形容毫不為過,不過我相信如果當時的官府能夠給修築的那些工人好一點的待遇,能保證他們的生活,也不至於引起那麼多人的反抗。】

說起這事情,嬴政就更氣了。

他雖是比較嚴苛,但也不是一個毫無人性的人,當然也知道吃飽了飯才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