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頁 (第1/2页)

他曾經真的有如此難過嗎?

回想那時的日子,似乎確實挺難的吧。

可是……可是他以為一切都過去了,他也憑著自己的努力活到了如今,原來他以為的毫不重要的那幾年對他而言竟卻是如此地重要。

【事實證明,杜牧克服了這一階段的困難,但是卻沒能完全克服,他依舊走向了自己想走的道路,但這不影響他迷茫沒有安全感。】

所以怎麼樣才能完全克服呢?

這也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若是不迷茫,他大抵不會任自己蹉跎那些青年時光。

他大概能夠更早地醒悟吧。

第196章

杜牧

【在杜牧回長安的這一年,也就是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杜牧的兩位好友因為政事上的原因分別被貶,他自己也被任東都分司,也就是要到洛陽去上班,這在他們看來那就是仕途受挫的一個表現,其中有沒有牛李黨爭的影響咱們並不清楚,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考究一下。】

對於唐朝人來說確實是如此。

洛陽與長安那還是不能比的。

畢竟全天下最重要的人都在長安,他們去到洛陽,即便官職看著不低,那又如何呢?

終究算半個閒職罷了。

有這樣想法的人確實是大多數,不過也有更加清醒的,這些人通常對於官職沒有那麼大的執念,他們到哪裡都可以做事,在長安縱然前途更好,在洛陽,甚至地方也不是不可。

【但是從後面杜牧的經歷來說,我覺得或許是有這方面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這次的調遷對於杜牧來說並不算是壞事,因為他這一走躲過了宮中發生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甘露之變。】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細數幕中女子提到過的政變,大大小小也不知道幾次了。

此次想必是不會有安史之亂那般兇險,否則幕中女子不會此時才提及。

但是這依舊讓李世民感到惱火,一次事變定是會有極大影響的,再聯想那時晚唐,只能嘆息。

【自從唐玄宗時期,高力士權勢滔天,後來經歷安史之亂,宦官在唐朝的地位開始上升,到了唐文宗時期這樣的現象更是嚴重,但是不管是哪個皇帝都無法忍受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遭受挑戰,唐文宗也是一樣,所以他開始反抗,想要殺死當時的宦官頭領仇士良。】

李世民挑眉,如此倒還是有膽子的。

思及此,他面色凝重起來,他在想什麼?

他竟然會欣慰自己的子孫反抗宦官,是誰給了宦官權力的?

如此沒用,他居然還欣慰。

【誒,這劇本怎麼有點熟悉呢?這不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杜秋娘的那個故事嗎?這裡面或許有一些民間傳說的融合和張冠李戴也不一定,然而唐文宗就像是故事中的杜秋一樣同樣是沒能成功,他以觀賞甘露為由,將仇士良引入禁衛軍後院,反而被仇士良發現了他們的目的,雙方激烈鬥爭。】

【結果自然是慘烈的,在這場事變中,許多大臣被誅殺連家人也沒能倖免,牽連人數一千多人。】

李世民也沒有心情再去責怪了,只是心中有些難受。

他並沒有在巨幕之中看到貞觀盛世是如何的,但是他卻看到了開元盛世,據幕中女子所言,貞觀、永徽比之開元是不差的。

如此一個盛世,最後卻落敗成那個樣子,該去責怪誰,該責怪所有的人,他自己也得反思。

他多麼想留下幕中女子為他大唐服務,讓幕中女子為他講盡大唐歷史,讓一切的悲劇不再發生。

只可惜一切都只能是妄想。

他只能努力讓災難降到最小。

【不得不說,自從秦國商鞅變法之後,許多嚴刑厲法其實還是一直延續下去了的,這個連坐制度,從商鞅變法時的連坐到後來的誅九族,這是我們現在很難理解的一種規矩,人心都是複雜的,別人想什麼我們尚且不能知道,怎麼可能控制別人的行為呢?還是冤有頭債有主合理一些。】

這話引起了許許多多人的共鳴,可是古往今來真正反對的人卻少。

明知有此嚴律,仍舊有那許多的明知故犯之輩。

若是不再有這規矩了,那這天下還能好嗎?

幕中女子曾經說的有句話,放到此處倒是有點合理的。

存在即合理。

只是他們也都好奇,這後世沒有此嚴律,是如何讓人守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