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第1/2页)

眾人都不覺得這有什麼。

不過都是你情我願的事。

秦人想要借周王的勢發展自己,而周王不過順水推舟。

那秦國不也因為這個成功地走到了今日嗎?

可是他們倒是沒去想若他們經歷那樣的事情,左右都是要在心裡罵周王幾句的。

【關於秦國的祖先,不說秦國,歷來王朝的先祖總會被賦予神秘或神奇的色彩,這其實也跟國家中比較了不起的一些建築、儀式一樣,我認為應該屬於一種統治手段。】

【單看秦朝的祖先依舊可以追述到顓頊時,而後是大費跟大禹治水,費昌投奔商打敗夏桀,在武王伐紂時,在外逃過一劫。】

諸侯國眾人都有些不屑一顧。

說這些,不就是為了說明秦國一直都是站在正確的隊伍中嗎?

那誰不是呢?

若是跟錯了人,如今可能也就沒有秦國了。

但這些,說得好聽,是不是真的誰又能知道呢?

【所以秦從顓頊時候一直到周朝,這個經歷都是比較神奇的,但是這並影響不了他們在戰國時期的地獄開局,一個小小部落通過步步為營,最後成就大業。】

地獄開局?

地獄何意,是關在某個地方?

結合後面的話,想來不是什麼好詞,但聯繫也能聽懂整句話的意思了。

誇讚秦國的。

【這篇《秦本紀》其實就是簡略地寫了一下秦朝的歷史,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人物,比如商鞅、白起、張儀這些全部都在後面的內容里。這裡面的重點可能就是秦朝來歷、譜系,此後便是第六卷 《秦始皇本紀》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他這一生如此傳奇,不會也被她三言兩語揭過吧?

但是一想到司馬遷用一整卷篇幅寫自己,想來也不會太簡單。

然而有些事,嬴政卻也不是很想讓他人知道得那麼清楚。

【在《大史公自序》中,司馬遷是這麼簡述的,「始皇既立,併兼六國……矜武任力;二世受運,子嬰降虜……」說來簡單,但是卻又很好地概括了整個秦王朝的興衰,秦始皇兼併六國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那都是一件十分艱難而又偉大的事情,換任何一個人來這件事情都不一定能成。但是在稱帝之後,殘暴二字卻又焊在了他的身上,於是乎,胡亥承受了國運,到得子嬰即位時便投降劉邦就此滅亡。】

秦始皇眼神中閃現出了疑惑之色。

所以這是完全怪他?

細數這些年自己所做之事,他真有那麼殘暴嗎?

幕中女子次次都這麼說,如今聽到偉大二字嬴政都不覺欣喜了。

他對於孩子,難道真的就那麼差勁嗎?

不過說是二世,如何還有子嬰的事?

【咱們不看正文,就看這裡,似乎是在說胡亥承受了秦始皇種下的因,吃惡果的卻是他,這樣的理解對嗎?我個人認為還是不對的吧,不管秦始皇是個什麼樣的人,胡亥所做的錯事,那同樣也是換個人來都很難做出來的,秦始皇或許要對留下的一些錯誤結果買單,甚至要為胡亥的教育問題而買單,但是就是不能說胡亥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秦始皇,請大家大聲跟我念,這是胡亥自食其果!】

聞言,秦朝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畢竟陛下都已經罰了胡亥了,若是再說都是他的錯,那陛下的臉面就徹底要被踩在地上了。

以往眾人是很怕陛下的,但是大多數人卻也知道陛下憤怒的界限在何處。

可是如今不同了。

如今陛下看著似乎不會時常憤怒了。

然而這種山雨欲來的感覺更是讓人覺得可怕。

【而後來子嬰即位,明明有了第三世,為什麼我們一般還是承認秦是二世而亡呢?首先子嬰是個傀儡皇帝,他是由趙高扶持上位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竊取秦朝的果實, 上位後趙高就剝奪了他的帝位,所以他只是一個秦王,其次他在位時間太短,沒多久就投降了,並沒有在秦朝做什麼大事。】

又是趙高。

嬴政恨啊!

極少有人能在被他處置後還叫他那麼恨的。

【但是說起大事呢,也有一件,那就是刺殺趙高,這麼說起來他比胡亥還是要強上那麼一點的,不過比胡亥混帳的人也不多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剛剛我們提到秦始皇要為胡亥的教育負責,那麼我們能說胡亥有今天那就是秦始皇的責任嗎?當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