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頁 (第1/2页)

這話引起了許多帝王的共鳴,誰說不是呢?

他們這些人坐擁天下,可是一舉一動皆被人緊緊地盯著,毫無辦法。

總有人想要了解他們,總有人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他們,然後想辦法左右他們的想法。

但是也不是沒解吧,至少秦始皇這問題不算難解。

他只要有自己的藏書閣,自己親自找書,找到自己想要的,或許也不是難事。

然而把秦始皇和藏書閣聯繫在一處,總覺得有些奇怪。

秦始皇太忙了,他大抵是古往今來最忙的皇帝之一,怎麼在繁忙之中親自尋書呢,難解。

說到底還是身邊人的問題。

然而身邊人又是成就他完成大業之人。

秦始皇太難了。

試問,若他們是秦始皇,能做到那般嗎?還真難肯定。

【秦始皇雖然厲害,但到底還是個內陸長大的公子哥,沒出過海不知道海上的真實情況,徐福就告訴他,仙山本來是可以找到的,可是海上有大魚總是阻攔他們的去路,所以請陛下派人幫他射殺大魚。他這樣保命的說法還是比較聰明的,一來告訴嬴政仙山是存在的,你別殺我,二來不是我找不到,是還沒找到,你別殺我,三來沒找到是因為有了阻礙,你快派人去把阻礙清理了吧,順便還能監督我,反正別殺我。】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他倒是聰明。

秦始皇想,自己本來也不是個會隨便殺人的人。

若是有理由,他也願意聽,可是沒想到,竟有人利用這一點欺騙他,實在可恨!

【至於海上,那肯定是有許多的阻礙的,這兒徐福也是利用了現實的因素,並不是胡謅,那可信性自然就大些了。】

沒錯,他是不懂這些,也知道海上兇險,遇到什麼怪事都不奇怪。

而徐福把這些怪事都當成尋找仙山的阻礙,自己必不會責難於他,反而會想要自己去征服。

【可是秦始皇並沒有考慮徐福的話是不是真的,因為他已經把那些大魚當成了自己的敵人,他夢到自己和一個長得像人的海神作戰,於是就找了人解夢,我並不知道解夢是什麼個依據,因為我本身不是個太迷信的人,所以我站在科學的角度來理解的話,這個解夢人可能和徐福的心態是差不多的。】

【就是得想出一個 嬴政能接受看起來比較靠譜後面又不太容易獲罪的解釋,至於這個解釋是不是真的,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了。】

歷朝歷代,朝堂上精明的人就不少。

他們一字一句都是精心設計,力求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至於被帝王責難。

所有的帝王們都是一把辛酸淚。

他們突然覺得那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那些人是多麼難得啊。

然而面對著李白杜甫幾人的唐玄宗等皇帝心中卻沒那麼高興。

雖然他們是敢說不錯,但他們說的也不一定對吧,可如今他們的聲勢漸高,自己若是不聽,會落得個什麼名聲呢?

【像他們兩個,那就比淳于越聰明多了,知道秦始皇想聽的是什麼話,而不是去觸逆鱗,如果只看他們三個我都有點心疼咱們的始皇陛下了,一個個地說話忽悠自己,好不容易有個說真話的,說的還是些不靠譜的話,因為淳于越雖然說的是為國為民的真話,至少在《史記》的傾向中是這樣的哈,但是在我們看來,他說的並不是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建議,如果嬴政聽了他的也不對,就很無語。】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大感認同。

也是。

自己如今做到這個位置上,其實自己還沒有走到這個位置上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諂媚以對了。

現在登基了,他是全天下最尊貴的那個人。

能與他說真話的人那就更少了。

他能用魏徵,是魏徵的福分,何嘗又不是他的福分呢?

難怪連幕中女子說起臉上都會浮現艷羨之色。

【其實從這兒來看,我們是可以理解始皇陛下的,他為什麼要採取那麼多強制的手段,因為就像這個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轉變,在我們看來,郡縣制當然是比分封制要好的,畢竟我們經歷了幾千年的實踐,但是在那個年代,大家什麼都不知道,那是摸著石頭過河,若是沒有人趕著,可能很多人寧願一輩子都不過河,所以咱們皇帝陛下和李斯等人的思想是很有前瞻性的,而這樣的前瞻性勢必會遭到反對,這時候他們就需要 破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