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第1/2页)

聰明如扶蘇公子,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的處境?

不管他回不回咸陽,或許都是死路一條,回來做什麼回來被折辱而死嗎?

又或者他可以起兵造反,可是深諳儒家之道的他怎麼會主動地去挑起戰爭呢?

【在我看來他的死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思想的腐朽,不知變通,還有他認為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的絕望。但是蒙恬就想得比較簡單,他就像大多數的武將,只要不符合他們想法的,他們就會要去搞清楚,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但是他們也最忠誠,如果秦始皇站在他的面前給他死罪,他應該也不會反抗。】

【送命令的使者拿他也沒辦法,於是在扶蘇死後,蒙恬就被押回,但是最後還是死在了陽周這個地方,而蒙毅同樣也被陷害而死。】

眾人唏噓不已,蒙氏為大秦做的不比李斯少多少。

連他二人都死了,那他們這些人又能留下多少?

【而胡亥等人回到咸陽之後,再表演一出陛下駕崩的戲碼,這時候他的位置才算是初初穩定。】

【胡亥即位之後,便是秦始皇下葬,我們之前提到過他的墓穴就在驪山,而他的墓穴是從他即位就開始修,一直修到他死,三十多年都沒修完,直到他下葬才算是真正完成。】

【而且伴隨著嬴政下墓的還有很多的金銀珠寶,還有這些兵馬俑,都是很震撼的,不過呢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都還沒有完全被打開,也不知以前那些倒斗的是不是有對於《史記》等作品中的記載有所忌憚。】

巨幕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俑,那些都是秦朝士兵的模樣,看著就像是有千軍萬馬一樣。

朝堂之上,眾人先是一怔,隨即大驚失色。

這……這這這是陛下的陵墓啊!

「陛下,陛下!來人啊!」

先時只說陛下的陵墓被挖,但眾人沒見到只覺震驚,這時候看到才感覺到這事情是真的。

怎能如此呢?

不僅挖陛下的陵墓,還讓全天下的人看到了,大秦顏面何在啊?

【據《史記》記載,「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也就是說裡面設置了機關,但是咱們盜墓小說看得多了,感覺這機關似乎也沒什麼稀奇的,但是我們之前也說過那個裡面有汞,也就是說有毒,可能也不是不想盜,就是沒能成功。】

【關於秦始皇墓有沒有被盜還是有爭議的,一來是根據史學家的勘測,有兩處盜洞但是深度不夠,有若干甬道,但是沒被破壞,而國內外都沒有發現相關的文物,所以有一部分人認為秦始皇陵內部是沒被盜的。】

聽到女子探討此事,嬴政強打起了精神。

他倒是想看看,到底是什麼人能有這麼大的膽子,又是什麼人能有這麼大的本事。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如果這話是真的,那秦始皇的墓難保了,不過呢,我們日常懷疑司馬遷寫的東西,首先這話出現在《高祖本紀》而不是《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誰的主場就會更多地講這個人的優點,最明顯的就是這兩個人,你想看兩個人的缺點就去對方的本紀裡面找,想看優點那就千萬別看對方的本紀。】

【但是也不是說司馬遷就亂寫哈,像一些「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這些有關項羽屠城的事情也是沒有隱瞞忽略的。】

項羽第一個被嬴政記在了心裡。

他不把這個人碎屍萬段決不罷休,燒秦宮室,挖墓,斂財,倒是敢。

【其次,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是這麼記載的,「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只說了收其貨寶,卻沒有說怎麼收,在哪收,那我們將兩邊的寫法結合起來,猜測,可能項羽真的挖了秦始皇陵,但是不一定成功了,畢竟幾千年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 那些盜墓賊都沒能成功,他憑啥成功?】

後世許多人也是這麼想的。

其實那驪山,多好的地方啊。

誰不知道底下埋著誰呢,又有多少人動過心思呢,恐怕是數也數不清了。

平日裡都很好,在那些災年,連飯都吃不上了,誰還在意錢財從何而來?

可是這麼久了,可曾聽說過有誰真的從裡面挖出東西來的?

聞所未聞。

此時此刻倒還有許多人慶幸自己沒有從裡面挖東西,瞧那千軍萬馬的,少不得還沒進去就身首異處了。

【不過猜測只能是猜測,另外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