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說到這時,嬴政反而沒那麼怪胡亥了。

到底還是自己給了他這個機會。

以後不會了。

【在《秦始皇本紀》的最後,還有班固對於這一篇內容的評價,大家感興趣可以下來看一看。】

【《秦始皇本紀》後就是《項羽本紀》,按照咱們這個速度,三天三夜說不完的,就是這麼精彩的秦朝的歷史咱們也只是淺淺地說了說,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細究,我們也通過這個了解了司馬遷在創作《史記》時的一些習慣、準則等,那麼接下來我們就按《太史公自序》中的簡述來簡單地看看《史記》的內容。】

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

第214章

司馬遷

【《秦始皇本紀》過後就是《項羽本紀》,其實很多人對此都有疑慮,包括接下來在後面出現的《呂太后本紀》,都被人懷疑是不是不該出現在本紀當中。】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眾人心中也都很疑惑,他們很多人的心中對項羽其實是不大看得上的,說不好是為什麼,倒不是覺得項羽沒有能力,可就是覺得他這樣的人不配坐上那個位置。

有時候細究下來可能還是自己所站的立場問題。

但就是對手下這一點,任誰也會選擇陛下吧,如今的事實也證明了,他們選擇是正確的。

【說到這個咱們要說到秦漢時期的皇帝們,真正地坐到了皇帝這個位置上的有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漢高祖劉邦、劉盈、劉恭、劉弘、劉恆、劉啟和劉徹,到劉徹這兒,司馬遷他肯定就不知道了。】

【那這幾個皇帝中,本紀沒有提到的除了胡亥就是劉盈、劉恭、劉弘,而多出來的那個就是項羽和呂雉。】

早在先時幕中女子提到呂雉時,劉邦的心中就有不詳的預感。

其實他對於自己的兒子劉盈也不是特別看好,但自己血脈延續下來,情況也不算太壞。

只是不知自己這三個和胡亥被相提並論的後輩是個什麼情況,而呂雉又是什麼情況。

【一開始我們看到項羽和呂后,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司馬遷的悲情,想著會不會是因為這兩個人的悲情人生呢?畢竟哪怕我們不知道項羽這個歷史,可霸王別姬也都是聽過的,有了藝術的光環在,他身上的悲劇色彩更加濃厚,但是要說到悲情的話,那劉盈幾個不悲嗎?所以在司馬遷這兒悲情人物還得有門坎?好像有點牽強了。】

眾人沒聽說過什麼霸王別姬,也並不覺得項羽有什麼可悲的。

這世間失敗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亂世,有人崛起有人落幕,項羽只不過是那落幕之人中的某一個罷了。

而他的失敗跟他自己也有很大的關係, 他錯過了許多的機會,這是事實。

【那又有人會說了,很明顯就是司馬遷在貶低漢朝啊,他本來就討厭漢朝,加上這兩個人那不是和漢朝作對的嗎?但是事實是不是如此呢?這種說法未免把司馬遷看得太小家子氣了,再說了呂后也不一定就真是在與漢朝作對,甚至於我們都不能確定她是真的想要篡權。】

呂后要篡權?

眾人聽到了這話,都不敢吭聲了。

不會是真的吧?

大漢才剛剛建立便聽聞這樣的消息,他們要怎麼做啊?

可女子又說她不是真的想要篡權,這又是什麼意思?

【那是司馬遷單純地崇拜這兩個人嗎?顯得太兒戲了一點吧,甚至於司馬遷對於呂后其實是持否定態度的,至少從整體上來說是這樣。】

既是如此,這下皇后怕是要換了,眾人想。

想到此處眾人又忍不住地嫌棄司馬遷,既然是否定,如何放在這麼關鍵地位置呢?

這本紀一欄一看下來就是整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啊!

【以上的這些猜測,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很難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首先,很明顯呂雉就是代替了劉盈、劉恭、劉弘這幾位,從劉邦死一直到劉恆即位,十多年的時間裡基本上都是呂后掌權,而她掌權後也不就是什麼 專權跋扈,禍亂宮闈,導致漢朝滅亡,她對漢朝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這下說得眾人更懵了,既然她對於漢朝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司馬遷為何還要否定她呢?

那可能就是因為她想要篡權吧。

【而項羽這個人,他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握著那個位置差不多的權力,只差一步就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