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第1/2页)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開始明白了這樣的話。

他也明白了自己與幕中女子所言的矛盾。

女子曾說在看到起義時就應該重視,應該探究其發生的原因。

而他從戰亂過來,時時刻刻都看到各處的戰爭,習慣了這樣的天下,以至於統一天下之後,他依舊以為有戰爭是正常的,而他只要像對待六國一樣打就是了。

可若是沒了戰爭,那不就不會有滅亡了嗎,還打什麼呢?

【「項梁業之,子羽接之」,項梁是項羽的叔父,當初陳勝起義後沒多久,他跟著就起義了,還招攬了很多人,劉邦都曾經是他的手下,後來眼看著秦朝不行了,他就飄了,結果被秦軍幹掉了,於是項羽就接替了他的位置。】

【「殺慶救趙,諸侯立之」,後來項羽擁立楚懷王,沒錯,又是楚懷王,但是並非楚懷王熊槐,而是熊槐的孫子熊心,楚國滅亡之後,熊心就隱居種田放羊,你說人好好地放羊,你幹啥找人家,項梁把人拉著一起就上了車,這什麼車都上只會害了你自己。果不其然,後來就被項羽給殺了。】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楚懷王現在被秦軍軟禁,也不知何時會有人來救自己。

早在先時他就覺得自己有了屈原,楚國一定能夠繁榮強大起來,可後來看著百姓無比地推崇屈原反而看不上王室,他便心中不快,刻意冷落刻意疏遠甚至放任他歸家。

也不知屈原此次能不能來救他。

現在他的心中只有無盡的悔恨,他怎麼能懷疑那麼忠心的屈原呢?

如今看到自己的後代也被人利用,心中更是悲憤交加,卻也只能無能狂怒。

【為什麼叫楚懷王,忘了說,這個熊槐的楚懷王是他的諡號,而熊心的楚懷王是他的稱號,我就感覺是當時一時不知道叫什麼,然後突然想到了楚懷王有點順口,完了才想起來是熊槐的諡號,將錯就錯說什麼您看啊,多有緣啊,既能表現楚國百姓對您的期望,又代表了致敬您的祖父,多好啊!好吧,其實我是瞎說的。】

眾人一頓。

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地,也在認真地思考她說的話。

誰知道是瞎說的?

【反正楚國就相當於復辟了,後來趙國遭難,項梁也死了,熊心就帶著一群人去救趙國,其實這個時候項羽是不願意的,他想直接去咸陽,因為當時楚懷王熊心發布了一個宣言,先破秦入咸陽者為王。可是熊心不願意項羽先去,項羽沒辦法只能跟著去北邊繞了一圈,也就是這麼一繞,讓劉邦先到了秦國,子嬰投降,秦國滅亡。】

漢以前的人都在看著熱鬧。

就連秦朝許多人都在想,如此的話,那項羽未免太可惜了點,或者說是劉邦的天下來得太容易了一些。

如果是他們,那就直接往咸陽而去,先拿了天下再說啊,還管那麼多呢。

【這時候熊心讓宋義當了將軍,這人看著秦國和趙國打,看了一個多月,坐山觀虎鬥,愣是不出兵,項羽這時候本來就著急上火,就怕有人比自己先入了咸陽,於是他心一橫發動兵變殺了宋義,救了趙國,一路往咸陽而去,結果劉邦已經到了。】

太可惜了,眾人感嘆。

這項羽是有點優柔寡斷了吧,既然有這發動兵變的實力,愣是去繞了路,而且還多等一個月。

這不是把天下拱手讓人嗎?

此時的嬴政也在饒有興致地看著。

他知道,這兩人很有可能會是自己日後的對手,所以他得了解對方。

可是這一看,這項羽確實不行啊,只那劉邦……

女子越是說得少,倒是顯得對方有些神秘了。

【再說劉邦,雖然先行一步到了咸陽,拿下了秦國,但是他卻並沒有按照熊心說的宣言稱王,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為他太清楚,如今做主的不是熊心,而是項羽,如果他先自立為王了,那他就是下一個宋義,本來呢,項羽這邊的人也是想殺了劉邦的,就是我們熟知的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然而劉邦多能說啊,立馬就開始說了,我雖然先來了咸陽,但我什麼也沒動,就等您了,我當然知道您是老大呀。】

這話說得秦朝眾人更是皺眉。

「開國國君這般膽小,那漢朝能好嗎?」有百姓疑惑地問道。

有人問,就自然有人答:「你知道什麼,沒聽女子說嗎,那是他成功的關鍵啊!」

能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