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頁 (第1/2页)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熊槐氣得要死,這後世之人怎能如此對待他楚國後裔呢?

這項羽,不是楚國人嗎?

在他看來熊心的做法也沒有什麼問題,至少沒有出爾反爾,這讓人如此掃了面子,還是楚國王室不興啊!

若是楚國沒有早早地滅亡,這樣的君主定是一個不錯的君主。

熊槐想,若是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己一定會讓楚國再發展起來。

【於是項羽封自己西楚霸王,一看名字就很牛,而後定都彭城,這個有點意思哈,彭城在今天的江蘇,而咸陽在西安,搶的是西安這邊的王,最後他自己回了老家,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原因應該有很多吧,首先江南地區那一直都是比較富庶的,其次他是楚國人,自然是在自己的大本營更利於行事,其三現在看似他最強,但是難保太過於顯眼其他人嫉妒啊,慢慢來唄。表面上說的是衣錦還鄉,也算是達成了。】

既然那般蠻橫地處事了,何不直接稱帝?

這時候又開始忌憚了,這項羽還真是有些讓人琢磨不透啊。

也不知是不是早知道了結果,眾人都覺得項羽本就是該難以成事的,如今看著更覺如此了。

【然後呢,項羽封了劉邦漢王,封地在哪呢,巴、蜀、漢中的一些地方,一看這地理位置,「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朝尚且如此,何況漢朝,這是還忌憚劉邦呢,劉邦肯定也氣啊,但還是忍了,畢竟現在還不是對方的對手。】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能不氣嗎?

劉邦這時想起當初的場景,如今還氣呢。

項羽那不只是忌憚他,簡直就是羞辱他。

不過也是那時候,他更加堅定了自己一定要走上如今的位置,他不樂意看人臉色。

【項羽回去一是風風光光,二來還很生氣,原本只要熊心答應封他為王,他就能順理成章地大眾人一頭,但是現在可好,還得自己封王回老家,那意義可差了不少,於是他就起了報復心思。】

【他讓人逼著熊心遷往長沙郴縣,然後讓人把熊心抹脖子了,就這兩件事兒就看得出來,項羽這個人牛逼能打,但是這個為人啊是很一般,就是沒什麼大的格局,再加上他暴虐屠城這些,讓他根本得不到民心。】

各朝各代的人都將這些都記在心裡了。

民心果真是極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年代都是如此。

【這時候齊國的田榮看到項羽沒有封自己,於是反楚,兩邊一打起來,劉邦就悄摸摸兒地行動了,帶著韓信等人殺回咸陽,史稱「還定三秦」,等項羽回過神來,就已經是楚漢之爭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這個劉邦,還真是個陰險狡詐的。

不過兵不厭詐。

能屈能伸,這才是能夠成就大事的聰明人啊。

第215章

司馬遷

【楚漢之爭我們和《高祖本紀》一起講,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在《高祖本紀》的序言是從項羽開始說的,「子羽暴虐,漢行功德。」】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其實有好一部分人曾經是真心地跟隨著項羽的。

在他們的眼中,項羽這個人從很多方面來說看起來都比劉邦更適合統領整個天下。

可偏偏他卻統領不了這個天下。

如今聽到這漢朝後來發生的事情,這些人也就釋懷了。

人家能做帝王有人家的本事。

【這更加確定了司馬遷在創作《史記》時候的重點安排,整體的時間順序是很講究的,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他要寫《項羽本紀》和《呂太后本紀》,就是在他們前一個君主離世之後,後一個君主掌權之前,中間的這段時間,他們二人才是最能左右天下局勢的那個人,根本不是什麼司馬遷偏愛項羽。】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倒是聽出點門道,這意思就是說自己死後沒多久,這項羽就開始掌權了?

至少是從那時便開始嶄露頭角。

而他並不是最開始謀反的那一批人。

他們那一批人,如今就已經在成長了。

他應該怎麼做呢?

【而從項羽說起就說明劉邦在項羽分封諸侯之前其實是沒有太露鋒芒的 ,當然了這是相對於項羽而言,我們都說劉邦是個什么小人物,但是人家一開始左右是個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