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1/4页)

之所以给自己的设计师如此多的资料是因为罗杰对于资料上的这些坦克都并非非常的满意。德国人的就不说了,“虎”式虽然威猛。可毕竟是一个应急的过渡之作,“虎王”更是失败到难以附加,罗杰可不想要一种开不出多远就要换零件换履带没有十辆八辆装甲抢修车跟后面都走不动路的大玩具,况且近70吨的车重简直就是进攻战和后勤系统的噩梦,E系列倒是吸取了大量的经验教训,看上去很美,可是一款图纸车肯定只能作为参考来用,美国人的“潘兴”说白了也就一辆中型坦克,面对苏联人战力不足,而苏联人的IS3的确相当不错。可仍然有些不符合琼崖的水土。

所以,罗杰还是希望自己的设计师能够设计出一款博采众家之长的作品来。自然的,这么做就必须要冒一冒风险,罗杰手中的这些设计都是历史上证明过的东西,全新设计一种重型坦克肯定要冒风险。

不过在罗杰看来这种风险确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倒不是说他对自己的设计师们如此自信,而是罗杰从来就对重型坦克不感冒,之所以立项重型坦克也只是不想在苏联人的大家伙面前找不出应对型号罢了。

知道未来的罗杰很明白,重型坦克这种武器也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威风过一阵子,然后便很快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便是火炮技术的快速发展。

由于坦克炮技术的提高以及次口径穿甲弹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重型坦克赖以生存的厚重装甲变得不再有威力了,明明拥有六七十吨的庞大身躯和昂贵的造价,身披着地面上最为厚重的装甲,但却连敌人的中型坦克都能够正面击穿,这样一来还要那么厚重的装甲做什么?而既然中型坦克的主炮都已经能够击穿重型坦克的主装甲了,那么同样,为什么还要使用重型坦克那种死沉死重的大口径主炮呢?换一门小口径炮不但可以多装弹药,还能节省空间节省重量。

一下子,重型坦克便从各国争相发展的宠儿变成了落地凤凰,大口径的火炮没必要了,死沉死重的装甲同样也没有必要了,那么以厚甲重炮为生命的重型坦克还有存在的意义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只有到了复合装甲问世,传统坦克炮的挖潜几乎到达极限,发动机的性能足以让六七十吨的怪物疾驰如飞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现世之后才是重型坦克复兴的时候。看看那个时期的坦克,无论是美国德国还是英国,他们的坦克都是越改装甲越厚,火炮口径也越改越大炮管越改越长,虽然没有重新提出重型坦克的名称来,但其实就是在走二战重型坦克的路线。

放心大胆的将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交给自己人之后,他们交给罗杰的答卷的确令他颇为惊讶——这种四式重型坦克怎么看怎么眼熟,不过却不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实际或图纸坦克,而更像是一款真实历史上没有过的妄想坦克E…79。

罗杰一直很喜欢E…79的正面造型,而且也被这个家伙给欺骗过一阵子。一度以为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便闲来无事将E…79的照片和一些设定给夹进了资料里,没想到自己的设计师们居然真的捣鼓出了和E…79正面外形相差无几的四式重型坦克。

不过,四式重型坦克和E…79还是有相当区别的,和E…79蛋疼的垂直侧面不同,四式重型坦克的车体侧面完全活脱脱的一辆“虎王”,甚至就连“千足虫”似的交错排列负重轮都没有修改。

所谓的E…79。曾经被国内很多专业军事杂志刊载过,煞有介事的称呼其为如果E…79能投入生产的话,它和它的配置武器将领先其他国家5…10年以上。但是很可惜的是,这是那篇文章的作者和转载刊发的杂志编辑们弄错了,E…79根本就是日本人90年代后期《钢铁前线》这款游戏中的YY之作。设计者是《五星物语》的永野护。

出自琼崖设计师们之手的四式重型坦克和E…79的关系也就在外形上打住了,四式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和“虎”式基本处于一个等级,不过由于卓越的防弹外形所以防护性能要远远超出。

式重型坦克的主炮采用的是委托德国人帮助设计研制并且引进全套技术和生产线生产的71倍口径88毫米坦克炮,和“虎王”相同。机动性能则和“虎”式相仿略微高出,但采用了柴油发动机。

这一次出现在直方城内的是5辆初期生产型的四式重型坦克组成的独立重型坦克大队,专门充当各个战线救火队员的独立重型坦克大队这一次救火到了这里。

被突然挡住自己路线的四式重型坦克惊了一下,“大伊号”的车长很快就回过了神来,他知道现在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