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疤�鹄捶浅I畎隆2还茉趺唇玻�饩浠暗囊馑际撬担何伊�拇��叵律绞保�龅侥阏�诜蚜ι仙剑�颐橇饺硕甲咴谕�惶醯郎稀2煌�氖挛镌诓煌�氖焙蚴俏��说模�慵⒍鍪笔称范阅阌形��Γ�憷Ь胧贝财潭阅阌形��Γ↘RS201)。不同的事物吸引不同的种类:海水对鱼类而言是有益的,对人类而言是有害的;驴子更喜欢垃圾,而不是黄金(KRS199)。

赫拉克利特所罗列的每一组对立统一问题,并非都能借助相对性轻易地予以解决,甚至连那些看来最无害处的对立统一问题,也可能包含着深刻的意味。为此,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Laertius)告知我们,火—气—水—土这一系列代表向下的路径,土—水—气—火这一系列代表向上的路径(D。L99…11)。如果将这两条路径视为持续、永久的宇宙进步的两个阶段,那么就只能将其视为同一条路径。赫拉克利特的确相信,宇宙之火经历了几个燃起与熄灭阶段(KRS217)。也许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会理解宇宙既化育又不化育、既短暂又不朽这类特性(DK22B50)。这一基本过程无始无终,但是,每一个燃起与熄灭的循环过程,便是每个世界得以生灭的起因。

虽然一些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据说在政治上一直活跃,但根据赫拉克利特的残篇来看,可以说他是创立政治哲学的第一人。他对实际政治的确不感兴趣,作为一个可以继承王位的贵族,他舍弃了这一权利,将自己的财富转让给弟弟。据说,他曾这样讲过:他更喜欢与儿童一起游戏,也不愿意与政客为伍。不过,他是谈论神圣法的首位哲学家,这种法不是自然的法则,而是规定法,超越了所有人类法。

正文 赫拉克利特(4)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5:48 本章字数:744

波尔特(RobertBolt)有一部剧作名为《福难与共之士》(AManforAllSeason),所描写的主人翁是莫尔(ThomasMore),其中有一段十分著名。莫尔的女婿罗坡尔(Roper)催促他抓捕一名间谍,这件事与法律相违。莫尔拒绝执行,就此说道:“我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但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我将恪守合法之事。”在回应罗坡尔的问题时,莫尔否认他将人法置于神法之上。他说,“我不是神,但在错综复杂的法律丛林中,我是一位林务官。”罗坡尔反唇相讥,声言自己不惜砍倒英格兰的所有法律丛林,也要追查到底、抓住魔鬼。莫尔回答说,“最后一部法律被砍倒时,魔鬼就会向你扑来——罗坡尔,所有法律平躺在地,你将于何处藏身?”

在莫尔的著作和录音中,难以找到有关这种思想交流的章节与韵文。但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有两段表达了参与者的情操。“人们务必代表法律而战,亦如他们为了保护城邦城墙而战一样”(KRS249)。尽管城邦依靠自己的法律,但它必须把依靠的重点放在人们共有的普遍法律之上。“所有人类的法律都要靠独一无二的法律来滋养,也就是靠神圣法(divinelaw)来滋养”(KRS250)。

赫拉克利特的残篇总共不过15;000字。他对古代与现代哲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委实令人惊叹。这一点符合他在《雅典学园》(TheSchoolofAthens)里的地位,这是拉斐尔为梵蒂冈所作的一幅壁画。这幅纪念碑式的画作,以想象的方式描绘了许多希腊哲学家的肖像,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理所当然地处在中心位置。其中有一人物形象是后来附加在这幅壁画上的,但你一进屋就会立刻引起你的关注:这个脚蹬靴子、沉思默想的人物就是赫拉克利特,他坐在最下方的台阶上沉思冥想。

正文 巴门尼德与埃利亚学派(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5:52 本章字数:840

巴门尼德与埃利亚学派

在古罗马时期,赫拉克利特作为“哭泣的哲学家”(theweepingphilosopher)而闻名。他与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这位“欢笑的哲学家”(thelaughingphilosopher)形成对照。与其对比更为明显的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即公元前5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哲学流派首领。在古代雅典,赫拉克利特是“万物皆动”这一学说的倡导者,巴门尼德则是“无物运动”这一学说的倡导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以不同的方式,努力为一种大胆创新的论点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