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作品,在店内做永久性的陈列。

此外,路易威登特地制作两个超大的招牌旅行箱,架在旗舰店的大楼外面,赚足了过往行人的眼球。这包一放,就是一年有余,期间还曾变化过包的款式和颜色,总是给人不经意的惊喜。

在箱包脚下绵绵不绝的排队人群更是壮观。据称,LV的这个店面每天有3千到5千人前来参观,是位列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之后巴黎最有人气的“旅游胜地”。

视觉上的冲击是LV包楼的“绝招”。香榭丽舍大街作为一条商业街,大街上的法式建筑,一过转角突然见到巨型的LV大包,视觉上必然会有很大的刺激。不论是否喜欢这个奢侈品牌,谁都会忍不住,想要走近摸一摸,看个究竟。

案例五 限量话题的口碑新闻话题

曾经号称“只讲经典不谈潮流”的LV,在近十年,LV倒也懂得了利用“限量”来吸引更多的收藏家。LV的第一款限量包出现在1996年,为庆祝Monogram系列一百周年纪念,LV邀请了七位时尚设计师设计限量款式,在全球掀起疯狂的收集热潮。

近年来,最值得一提的限量款式莫过于2007年在巴黎举办的LV包春夏发表会展览的一款Tribute Patchwork概念包。它由15个LV包拼贴而成,再用鳄鱼皮与稀有鸟类的羽毛装饰,一个要价4200美元,相当于30多万元人民币,比某些型号的奔驰汽车还贵。这不仅没有吓退人们,反而更让人想要拥有。因为一年过去后,这款包据估算已经能卖到了8万美元,一年升值量,就好像云霄飞车。

LV的限量不仅针对于有钱的收藏爱好者,对于梦想拥有一个LV的平凡人,LV也不放过。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LV总店购买皮包,每人凭护照都只能买三个。很多人正是因为得知限量后,纷纷前往排队购买。连商家都那么精贵这些东西,自然应该拥有一个。

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说,之所以奢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的稀缺性:少,生产的少,买得起的人少,能经常买的人更少。“限量”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传播上,他是一个不会让人疲倦的话题,由于“限量”,所以珍贵,而过上几年,拍卖也好,升值也好,有了话题的引申,就不会让人忘记这些产品。不仅如此,他给消费者心理上的暗示,这些商品是难得的,不买是可惜的。

案例六 政治人物广告引发的新闻话题

LV几乎是不做广告的。但只要做广告,就一定是大手笔。

2007年,LV邀请了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拍摄广告。十年前戈尔巴乔夫已经在广告界“试水”,为必胜客拍摄了一支电视广告。除了前苏联领导人出演LV广告以外,广告背景居然还选在了他的“伤心地”——柏林墙。

“阴暗的天空、破败的柏林墙、黑色的老式轿车,还有一个过时的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的多家媒体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的广告片。

广告中,戈尔巴乔夫身着西服和大衣,坐在老式黑色汽车的后排,握着车门把手,神情木讷、动作僵硬。在他的身旁放着一个路易威登的行李包。透过车窗,他看到的是破败的柏林墙——美国总统里根曾经要求他拆除的柏林墙。

这组广告就作为2007年路易威登集团秋冬季推广活动的一部分,陆续出现在各大时尚和财经类的报刊杂志上。

最为典型的新闻媒体报道,就如俄罗斯的《青年参考》报评价的,“由戈尔巴乔夫担任模特拍摄的这组照片,本身存在巨大的反差:一位过时的政治人物,在一个过时的环境里,居然使用绝对时尚的品牌旅行包。剎那间,路易威登的光芒让戈尔巴乔夫的形象显得更为黯淡,但也绝对吸引眼球。”

让戈尔巴乔夫现身时尚广告,LV的算盘打得也着实精妙,一方面,作为一个本身有着很大争议和故事性的政治人物,很容易在社会上产生“眼球效益”。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奢侈品行业在地缘政治上的大转变:俄罗斯的富人和潜在的巨大消费能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富有的俄罗斯人正在西进,他们的花销占据奢侈品大蛋糕中的很大一块。

话题七:借名人的新闻话题传播

时装是各大时尚典礼的红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配以时装的手袋同样受人关注。于是,LV频频随着明星的露脸而出镜,被竞相拍摄和追捧。

英国著名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的夫人维多利亚绝对是时尚界的“达人”,生了孩子也不走样的身材绝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