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部分 (第1/4页)

僧鸾具有超人的才智,而行为却无拘无束,过去名叫乡衔,去嘉州拜见薛能,薛能认为他太颠狂,不能当举子去应试,随后他便出家当了和尚。他自己在一个百尺高的石佛像前为僧,不肯拜普通的和尚为师。后来他去了京城,当了文章供奉,并赐给他紫色官袍,相当于三品以上朝官的荣誉。柳玭很爱惜他的才能,租庸(官职名)张睿也曾备加地敬重他,盛赞他可以重用。于是他还俗,名号叫做鲜于凤。当他再次递了名帖去拜见柳玭时,柳玭不接待他。又去拜见张睿,张睿也拒绝了他。因而他很失望,去投奔江西李铤当了判官。后来当了朝中的小将军。最终在黄州遇害。

路德延

河中判官路德延,相国岩之侄,岳之子,时谓才俊。擢进士第,西平王朱友谦幕僚,放恣凌傲,主公容之。友谦背梁,乞于晋阳。并使初至,礼遇方谨,路公筵上,言语及之。友谦忧愤,因投德延于黄河,以纾祸也。先是纪纲之仆近判官入谒幕次,遂有请易舍之说。盖义兄弟同处,不欲闻郎官秽谈也。路子得非其人也?(出《北梦琐言》)

河中节度使府的判官路德延,是宰相路岩的侄子,路岳的儿子,当时被称为才学出众的人,曾考中进士,后来做了西平王朱友谦的幕僚。此人放纵狂傲,主人都宽容了他。后来朱友谦背叛了梁朝,求助于并州。当并州节度使刚刚到来时,路德延在礼节上还较为谨慎,后来在宴席上,他的话便触及到并州节度使。朱友谦很忧愤,因而把路德延投进了黄河,以便解除祸患。先是让他的仆人到路德延的住处去拜见问候,接着就劝说他换一处居舍,去和他的结义兄弟住在一起,免得听那些郎官们噪杂的秽语脏话。路德延就是死在这个人手里。

萧希甫

萧希甫进士及第,有文才口辩,多机数。梁时不得意,弃母妻渡河,易姓名为皇甫校书。庄宗即位于魏州,征希甫知制诰。庄宗平汴、洛,希甫奉诏宣慰青、齐,方知其母死妻嫁,乃持报于魏州。时议者戏引李陵书云:“老母终堂,生妻去室。”后为谏议大夫。性褊忿,躁于进取,疏宰臣豆卢革、韦说,至于贬斥。又以毁誉宰相,责授岚州司马焉。(出《北梦琐言》)

萧希甫考中过进士,很有文才和口才,也很有心机。在梁朝时很不得志,于是丢下母亲和妻子渡黄河而去,并改名换姓叫皇甫校书。后唐庄宗在魏州即位时,选用萧希甫任中书舍人。庄宗平定汴洛后,希甫奉命去安抚青齐之地,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死,妻子也改嫁,于是在魏州穿起了丧服。当时议论他的人引用李陵的话讽刺他说:“老母终堂,生妻去室。”

后来做了谏议大夫。因他性情狭小急躁,急于高升,便上书陈述宰相豆卢革、韦说的过失。

结果遭到斥责,又因为他犯了毁誉宰相的错误,被处罚而贬为岚州司马。

卷第265 轻薄一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

余闻藏书家有宋刻盖缺七卷云,其三卷考之得十之七,已付之梓。其四卷仅十之二三。

博洽君子其明以语我,庶几为全书云。隆庆改元秋七月朔日十山谈恺志。(本卷原缺,谈氏初印本有此卷,不知据何本补入。后印本将此卷抽去,另采他书补入十二条。故文未不注出处。并于卷首附增识语,以示区别。今将初印本附录于后,以资参考。)

刘祥 刘孝绰 许敬宗 盈川令 崔湜 杜审言 杜甫 陈通方 李贺 李群玉

冯涓 温庭筠 陈磻叟 薛能 高逢休 汲师

(以下俱原缺)

崔骈 西川人 河中幕客 崔昭符 温定刘 祥

刘祥,东莞莒人也。宋世,解褐为征西行参军。少好文学,性韵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

渊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杀袁刘,安得免寒士。”永明初,迁长沙谘议参军。撰《宋书》,讥斥禅代。王俭密以启闻,上衔而不问。兄整,官广州卒,祥就整妻求还资。撰连珠,多肆讥讪。事闻,上别遣敕祥曰:“卿素无行检,朝野所悉,轻弃骨肉,侮蔑兄嫂,此是卿家行不足,乃无关他人。卿才识所知,盖何足论。位涉清途,于分非屈。何意轻肆口哕,诋目朝士,造席立言,必以贬裁为口实。冀卿年齿已大,能自感励,日望悛革。如此所闻,转更增甚,喧议朝廷,不避尊师,肆口极辞,彰暴物听。近见卿连珠,寄意悖慢,弥不可长。原卿性命,令卿万里思諐,若能改革,当令卿还。”后至广州,终日纵酒,病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