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部分 (第1/4页)

也觉得不太光彩。十天之后,又有问的,知道此珠夜间有光,有的出价几千。价格上涨了。一个月以后有一个西域的胡人,到市购买宝物,见到此珠便大喜。看穿衣打扮可知,此人是胡人中的富贵者。胡人让翻译问道:“这珠子什么价?”和尚说:“一亿万。”胡人摆弄了半天,恋恋不舍地离去。第二天又来。翻译对和尚说:“珠价确实值亿万,但是这个胡人客居大唐很久了,现在只有四千万,可以吗?”和尚挺高兴,领胡人去见寺主。寺主答应胡人。第二天,胡人交出四千万贯钱,把珠子买去。胡人还对和尚说:“我付的珠价实在是太少了,将留下埋怨的。”和尚问胡人从什么地方来,又问此珠有什么用。胡人说:“我是大食国的人。贞观初年与大唐通好,我国贡来此珠。后来我国经常思念这颗珠子。征求能得到此珠的人,应授相位。征求了七八十年了,如今终于得到它了。这是颗水珠啊。每当行军休息时,掘地二尺,把珠子埋进去,水泉立刻流出来。可供几千人饮用。所以行军总不缺水。自从没了这颗珠子,行军就愁没有水喝。”和尚不信。胡人让他掘地埋起珠子,不一会儿便泉水涌动,水色清冷,哗哗流淌。和尚捧水尝了尝,才确信此珠灵异无比。胡人就带着珠子离去,不知去了何处。

李 勉

司徒李勉,开元初,作尉浚仪。秩满,沿汴将游广陵。行及睢阳,忽有波斯胡老疾,杖策诣勉曰:“异乡子抱恙甚殆,思归江都。知公长者,愿托仁荫,皆异不劳而获护焉(明抄本无”皆异“至”护焉“八字)。”勉哀之,因命登舻,仍给饘粥。胡人极怀惭愧,因曰:“我本王贵种也,商贩于此,已逾二十年。家有三子,计必有求吾来者。”不日,舟止泗上,其人疾亟,因屏人告勉曰:“吾国内顷亡传国宝珠,募能获者,世家公相。吾衒其鉴而贪其位,因是去乡而来寻。近已得之,将归即富贵矣。其珠价当百万,吾惧怀宝越乡,因剖肉而藏焉。不幸遇疾,今将死矣。感公恩义,敬以相奉。”即抽刀决股,珠出而绝。勉遂资其衣衾,瘗于淮上。掩坎之际,因密以珠含之而去。既抵维扬,寓目旗亭。忽与群胡左右依随,因得言语相接。傍有胡雏,质貌肖逝者。勉即询访,果与逝者所述契会。勉即究问事迹,乃亡胡之子。告瘗其所,胡雏号泣,发墓取而去。(出集异记)

司徒李勉,开元初年,作浚仪县尉。期满,他坐船行汴水之上,要去广陵。走到睢阳,忽然遇上一位有病的波斯老胡人。老胡人来到船前说:“我是个异乡人,如今病得很危险,想回江都,想借光搭您的船可以吗?”李勉可怜他,就让他上了船。他还给老胡人粥吃。老胡人十分感激,就说:“我本是王公贵族之后,做买卖来到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家里有三个儿子,估计一定会出来找我的。”不几天,船只停在泗水,老胡人的病情更重,就避别人对李勉说:“我们国内丢了传国的宝珠,征求能把宝珠找回来的人,即封公相禄位。贪图高位,离乡出来寻找宝珠。最近已经找到,如果把珠子带回去,立即就富贵了。这颗宝珠价值百万。我怕揣着宝珠行经他乡不安全,就剖开身上的肉把宝珠藏在里面。不幸得了病。

现在要死了。感激您的恩义,就把珠子送给你吧!“说完,他抽刀剖开大腿,珠出人亡。李勉就给他置办了装裹,葬他于淮水之滨。秘密地把宝珠放在胡人口中离开。到达扬州之后,住在目旗亭。忽然间与许多胡人住到一处。旁边有一个年轻胡人,模样很像死去的那个胡人。李勉就询访那小伙,果然与死胡人说的差不多。细一打听,他居然是已故胡人的儿子。

李勉将埋葬那胡人的地点告诉年轻胡人,年轻胡人号泣一顿之后,掘开坟墓取遗骨而去。

李灌

李灌者,不知何许人。性孤静,常次洪州建昌县。倚舟于岸,岸有小蓬室,下有一病波斯。灌悯其将尽,以汤粥给之。数日而卒。临绝,指所卧黑毡曰:“中有一珠,可径寸,将酬其惠。”及死,毡有微光溢耀。灌取视得珠。买棺葬之,密以珠内胡口中。植木志墓。其后十年,复过旧邑。时杨凭为观察使,有外国符牒。以胡人死于建昌逆旅,其粥食之家,皆被梏讯经年。灌因问其罪,囚具言本末。灌告县寮,偕往郭墦伐树。树已合拱矣。发棺视死胡,貌如生,乃于口中探得一珠还之。其夕棹舟而去,不知所往。(出《独异记》)

又《尚书故实》载兵部员外郎李约,葬一商胡,得珠以含之。与此二事略同。

李灌,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性情孤僻好静,常住洪州建昌县。他常年横舟岸边。岸上有小茅屋为家,邻中有一位生病的波斯人。李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