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4页)

段飞一震跪倒,说道:“皇上,微臣妄言了,不过事关国运,皇上还是要早作准备,未雨绸缪啊!”

郭震受了皇太后之命,又得了皇后不少好处,现在又要依靠段飞,见状劝道:“皇上,段大人的话虽然不中听,不过说的确实在理,不论哪位娘娘,生的都是皇子啊。”

正德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他拂袖道:“段飞,你起来吧,刘妃随我以来还不足一年,朕都不急,你们急什么?段爱卿你不是说过秋天生的孩子比较聪明么?到了年底若是刘妃还未受孕,朕再广播龙种好了。”

段飞抹了把汗,知道自己又过了一关,看来正德不是不急,而是非常着急了,否则也不会勃然大怒,他不肯叫太医给刘娘娘看病,就跟普通男人一样,是怕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吧?太后命自己找机会劝皇上,总算借鱼龙入水,正德开心之机,把这个任务给完成了。

第446章 【天降花劫】

送正德回了豹房,段飞立刻派人去收购黑鱼,打算一起放入太液池,管它是雄还是雌呢,反正正德也看不出,总不能让那条大黑鱼真的后宫佳丽三千吧?它那么大年纪了,若是一下子太兴奋,操劳过度一命呜呼了怎么办?

黑鱼在山东就有,不两天就收购了几十尾回来,段飞请来了皇上,一起在放生大黑鱼的地方将这些黑鱼放入水中,不知那条大黑鱼是否千里之外就嗅到了雌鱼的气味,过不多久竟然出现了,它在水面上翻翻滚滚地闹腾了好一阵,与放养前奄奄一息的样子截然不同,正德瞧见了,开心得不得了。

放完鱼之后段飞又劝正德去太液池以西的万寿宫,参见问候一下移居在那里静养的张太后,张太后教育了正德一通,知道段飞已经完成她指派的任务,很满意地勉励了段飞几句。

从万寿宫出来,正德含笑瞥了眼段飞,说道:“段爱卿,这下你遂意了吧?可惜太后好像没赏什么给你,是不是暗地里给了你不少好处?”

段飞苦笑道:“什么都瞒不了皇上,微臣只是奉命行事,而且……微臣这也是为皇上着想,须知一个安定的后方才可以让皇上放心地大展拳脚啊,能替皇上和太后分忧办事,那是臣的荣幸,哪敢再奢望什么赏赐?”

正德笑道:“看来太后没赏你什么,不过这也正常,要钱你有,别的物事锦衣卫也不缺,高不成低不就的,太后就装迷糊省了,既然你这么……”

正德正在说笑,突见一个小黄门快步跑了过来,朝正德一拜,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皇上,不好啦,六部尚书齐聚豹房,说是出大事了,他们听说皇上来了万寿宫,于是立刻赶了过来,请皇上立刻前往武英殿相见。”

正德一愣,说道:“会有什么大事?难道鞑靼大军压境了?”

小黄门道:“奴才也不清楚,不过看六位大人的脸色,似乎事情很严重,张公公也过去了,请皇上立刻起驾前往武英殿吧。”

正德对段飞道:“段爱卿,你也去吧。”

段飞皱了皱眉,与正德一起上马,向武英殿驰去,心中却在暗暗嘀咕:究竟出了什么大事?为何锦衣卫探子事前未接到任何消息?

武英殿位于紫禁城东南角,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华殿,武英殿与文华殿一文一武,各有用途,正德听说六部尚书齐聚武英殿,立刻想到莫非是哪里又出了乱子,动起了刀兵?

武英殿的情况的确让人心中踹踹,只见侍卫们将武英殿团团围住,六部尚书及张锐在武英殿中或皱眉不语,或反复踱步,神色都很紧张。

正德大步走入武英殿,大家纷纷上前拜见,正德道了句平身,然后问道:“出什么事了?是鞑靼犯边还是哪里又出了民变?或是倭寇袭城?”

正德的目光是盯着兵部尚书王守仁的,王守仁摇摇头,说道:“皇上,不是兵变,也不是民乱,而是有消息传来,陕西许多地方发生病疫了。”

正德一惊,问道:“是瘟疫还是痘疮?”

自古以来中国的流行病就没断过,不过能够让六部大臣们如此震惊的病疫不外乎也就是瘟疫与痘疮了,听到正德的话,杨一清答道:“皇上,是痘疮。”

正德神色巨变,说道:“这该如何是好?现在情况如何?”

杨一清道:“病情起初是从何处发起尚未可知,不过目前庆阳、平凉、凤翔三府疫情已十分严重,听说已有数千人感染了痘疮,死了数百人了。”

正德紧皱眉头,段飞却大吃一惊,他听到痘疮两个字并没什么反应,还以为是脸上长疮长青春痘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