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算包括了五个方面因素:35% 还款记录(payment history);30% 消费比率(utilization rate); 15%信用卡使用时间 (length of credit card); 10% 新信用(new credit) 以及 10% 信用种类(types of credit),其中utilization rate,指的是每月消费的数目与额度之间的比率,一般以30%以下为佳,即假如额度是1000,最多一个月贷300,一味能借多少就借多少对信用值是不利的。这样相应来说,除非你想要从银行申请贷款,假如你有几张信用卡且额度很高,银行可能会因此不考虑贷款给你。

而频繁申请信用卡也有可能导致信用值的降低,申请每张信用卡的记录在6个月内是各大银行都可见的,假如你一下申请5—6张,银行会觉得你很缺钱花,比较不保险,所以申请到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比较好的做法是6个月内只申请1—2张,过6个月再申请其它的。

在我国,由于信用卡行业刚刚萌芽,信用卡促销活动并不是很多。而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常常让人眼花缭乱。最受欢迎的促销有两种。一种是满百送一,只要花满一百元,信用卡公司会退您一元。另一种是免利息贷款,零利率贷款最长可达12月。当然,这其中肯定有陷阱。比如说零利率贷款,虽然说所贷款额不收利息,但是一旦您用此信用卡继续消费,那么除非您一次还清所有欠款(贷款加新消费额),不然的话就会被收取高额利息。因为您的还款会先被用于还零利率的贷款,这样新消费额永远会被收取高额利息。

信用卡使用过程中的陷阱(1)

第二章 信用卡的陷阱

第二节 信用卡使用过程中的陷阱

陷阱一:无中生有的刷卡消费

成都一家报纸曾登载了一篇离奇的信用卡诈骗案。成都某厂的一位姓张的退休职工一日收到一条短信:“户主,您在北京某商场刷卡消费3000元,请及时到某某银行缴费。”看着短信,张先生摸不着头脑,自己从未到过北京,这从天而降的刷卡消费,是自己梦里刷的吗?为了弄个明白,按照短信显示的手机号码,张先生拨通了北京的电话,一位操着纯正京腔的小姐听了张先生的问讯,关切地咨询详情,表示同情,标明自己只是按照信息台转达信息,并热心的把一家银行的电话告诉了张先生,让张先生亲自咨询。

张先生毫不怀疑地拨通“银行”的电话,“银行工作人员”确定地将张先生在北京商场内刷卡的消费纪录逐一说明,称如果再不按时交清所欠费用,后果由张先生自己负责。听到此话,张先生一下慌了神,六神无主的他只有向那位认真负责的“短信”小姐求援。电话里,短信小姐也替张先生着急,随后将“北京某派出所”的电话给了张先生,让张先生报警,让“派出所的民警”对此事展开调查。

感激不已的张先生立即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北京派出所的民警”细致的询问,张先生把自己受冤的情况复述一遍。完了,“民警”要求张先生说出自己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以便展开调查。毫无疑心的张先生将自己存有数额不少钱的银行卡密码告诉了他们。“北京民警”表示一定认真调查,绝不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最后,“民警”还认真的让张先生留下了家里的座机号码,以便事后联系。

张先生提着心等着警方的调查结果。然而,十多天过去了,北京方面毫无音讯。张先生感到越来越不踏实,干脆拿着银行卡到银行查询,银行营业员告诉他,没有北京商场的消费记录,但是卡上几万块钱的存款十天前在北京提取的一分不剩。看着自己仅有的几万块钱存款化为乌有,张先生只得自叹倒霉。

陷阱二: 跌入年费的陷阱

发卡部门某些业务员为了达到推销信用卡的目的,只着重介绍一些关于信用卡的用途和功能和好处。关于持卡人所要承担的风险和义务避重就轻。特别是在年费方面,干脆不说或是轻描淡写带过,以致办卡人没有详细知晓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所以每个人在办卡时千万要看清签约时条款上关于年费的约定,不能光听业务员介绍。更不能凭经验界定信用卡的年费,因为各个发卡部门关于年费的规定都不一样,比如建行的龙卡汽车卡、商务卡不免年费,姚明Visa信用卡每年刷3次免年费。除此之外,其他信用卡产品均实行免首年年费,刷3笔免次年年费的政策等。但是由于在办卡时没有详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