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

近几年在一些省会城市屡屡有发生冒用他人办卡诈骗银行的事件,此案破了以后方真相大白。几个犯罪份子利用招工为名、大肆骗取法律意识薄弱农民、下岗工人的身份证进行办卡。他们又怎样运作呢?

到一个城市租办公地点,办公司,在一个高档办公大厦租几间房,买一些二手电器、二手电脑,市场营销部、财务部、业务一部、业务二部、业务三部、总经理室等一应俱全。招一批人坐在办公室,在网上给银行办信用卡工作人员打电话,请他们上门来办卡。人们往往一进该公司就被那种阵式给迷惑住了,也不加考虑就盲目填表,银行信用卡部进行考核,都是真人真实身份,也就蒙混过关。这几个犯罪份子很快诈骗得手,信用卡拿到手后,犯罪份子就把信用卡统一拿到持POS机人手上把钱全部提现。空壳公司一关跑了,使真正持身份证的农民工、下岗工人被银行追款,发现是上当受骗,使几大银行被骗取几百万。

从以上案例就可以看出、银行的监管不严和法律意识薄弱人被骗还背上还款负担。这可真是血的教训。

另一方面,贷款公司还很有可能利用持卡人个人资料申请或者复制信用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信用卡磁条上的信息可能几秒钟就可以复制下来,而机器只认磁条,因此建议持卡人保存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尽量不要通过中介机构代办信用卡。

● 发卡量几何级数增,风险就开始转移

自2005年以来,中国信用卡进入了几何级数的增长阶段,银联标准信用卡从2005年的50万张上升到2006年的313万张,并计划在2007年突破1000万张;而工行、建行、招商银行更是在2006年底突破了千万张的发卡规模。一些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短短两三年就号称实现盈利,打破了国际上自发卡之日起5…8年实现盈亏平衡的惯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我国信用卡诈骗方式(14)

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成长令世界瞩目,但这一现象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实际上,在新兴市场信用卡发展的早期,面对“无限庞大”的市场空间,很多国家都出现了银行“跑马圈地”式的竞争,发卡量短期内成几何级数的增长,银行迅速实现盈利;但快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几年前韩国的信用卡危机已经为全球信用卡银行敲响了警钟。

信用卡业务高速增长是件好事,但超速发展就会带来隐忧:在发卡量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时,信用卡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转移体系很难跟上。以浦发银行为例,在发卡之初,银行采用了花旗银行的全球征信体系,要求申请人提供比较全面的个人财产收入和信用资料证明,结果10个月发卡量不足万张,此后银行降低了申请难度,月发卡量以30…40%的速度增长——可见,发卡量的快速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控制背后的风险。

目前,中国内地的信用卡贷款利率受到管制,日利率在万分之五左右(年利率达到18%以上),因此,各家银行在信用卡市场上的竞争只能通过提高透支额、降低手续费、免年费等方式来打变相的价格战。如,2006年以来,工行、农行等纷纷将信用卡取现的手续费从3%降至1%,民生更提出取现免手续费的优惠政策;同时,各家银行还不断提高透支额度,从5万元到10万元,甚至是100万元、300万元,大大突破了现行《银行管理条例》中规定的5万元透支上限。在此趋势下,即将出台的新《银行管理条例》很可能会将月透支额5万元的上限放松,以便为银行业普遍采用的额度竞争从法律上正名。

市场可能被“过度开发”一直困扰着。各家发卡行都在争抢高端客户,办卡条件也越来越宽松。一些发卡行采取外包或建立专业营销机构直接向客户推销的方法,这导致了帮朋友完成任务而办卡或已经有五六张卡还继续办卡的情况。

同时,业务成本不断增加也对预期的盈利目标提出了挑战。2004年以前,发卡银行普遍收年费,后来刷卡超过一定次数就免年费,再后来不仅免年费,还送礼品,刷卡还有积分。同时,信用卡的增值服务也越来越丰富,现在有的卡已可以做到让客户不限定商品品种和商户地进行分期付款购买商品。银行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和优惠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

当前中国内地信用卡市场的超快增长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2007年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