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部分 (第1/4页)

谷寿夫清楚,前段时间的顺利其实是假象,中**队一直在收缩,在诱敌深入,现在他们已经探明帝国的攻击线路,开始正式抵抗了。

不过帝**队地战略岂是你们这些愚蠢地支那人所明白的,谷寿夫在心里冷笑,实际上日军的进攻线路也已经改变了,在攻克县后,南线攻击集群指挥官羽田原支助就把部队分成三路,第一路第六师团沿津浦铁路进攻,这是主攻方向;第二路是第九师团,沿定远和明光交界处向明光迂回;第三路是第三师团附属一零六师团,攻击定远,然后从西南度过淮河迂回蚌埠,直插中国守军身后。这是个双重包围战术,第九师团是第一层,近距离迂回,第三师团是第二层,远距离迂回,希望能够一举击溃南线中**队主力。

按照这个战术要求,正面攻击的第六师团要把大量中国守军吸引到正面,为第三师团的远距离迂回成功创造条件。

现在第六师团在三界镇外即受到中国守军的顽强阻击,如果不能尽快打开局面,就很难完成吸引大量中**队到正面地作战任务,所以谷寿夫心里有些焦急。

半个小时后,攻击日军退下来了,率领部队作战的大队长浑身血迹地站在牛岛面前,要求让他再次进攻,牛岛没有与他废话,直接挥手让他下去,然后命令开炮。

炮声再次震动山野,地动山摇。

山丘的另一面,一一三师指挥所里师长周光烈神色严肃的听着参谋长的汇报:“…天,左翼236旅5团伤亡六百人,损失近半,已经失去战斗力;右翼旅7团损失八百人,失去战斗力;正面236旅4团,击退日军七次进攻,全团伤亡近千人,失去战斗力。加上昨天237旅的伤亡,到今天为止,全师伤亡官兵三千四百多人。”

“命令,撤下来,”周光烈心中隐隐发痛,他的这个师是乙种师三旅两团制,全师共八千多人,昨天一天加上今天全师伤亡近半,按照军部的命令,要在此地抵抗三天,还有一天,鬼子的进攻越来越凶,三天下来,恐怕这个师也报销地差不多了。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敢撤,蒋介石在开封干净利落地逮捕韩复,此事虽然在高层引起的震动不大,但对军师长们的震动却非常大,南京杀掉一个周澜,开封逮捕一个韩复,一个是中将副参谋长,另一个就更不得了,战区副司令,官越杀越大。严酷地军法悬在他们的头顶上,周光烈不敢:“让旅9团接替阵地,命令师部警卫团接替236旅5团阵地。”

犹豫一会,周光烈补充了一句:“向军部请求增援。”

说完之后,周光烈转身举起望远,山丘上腾起成串爆炸,他心里忧虑重重,这一仗打完之后地补充怎么办?

卢沟桥事变以来,五十一军没参加什么大战,只在接应宋哲元时参加了后卫战斗,战斗规模不大,然后就调到胶东,进驻青岛,防备日军从青岛登陆。

但他们

队是东北军,自从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受到中央的。:仅仅军饷就有三个月没发了,弟兄们怨声载道,军长于学忠催促几次,中央总是回答暂时没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青岛市长沈鸿烈还不错,给他们搞到一批军饷,可这人要打完了,中央不给补充怎么办?

爆炸更响了,天空中出现日军地战机,周光烈抬眼看了看,没有理他,他心里却不明白,中国的飞机那去了?沪抗战时,报上整天吹嘘空军大捷,可他们作战却从来没看见中国空军提供空中掩护。

“报告,军部回电。”

参谋长几步过去,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下,然后递给周光烈。

“接李总指挥电告,日军第九师团正沿李芋、下张进攻,企图迂回我部后方,现四十六军九十二师正节节抵抗,我部的任务是迟滞消耗日军,你们应及时检讨战术,三河镇不是死守,要以运动防御和反击战术与第六四团周旋。”

周光烈看后长出一口气,一句运动防御与反击结合让他脑中忽然开朗:“命令部队停止增援,命团,相机撤出阵地,命令9团做好夜战准备。”

日军第九次攻击终于拿下那座横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山丘,随机向山下扑去,可没有前进多远,又遇上中**队的阻击线,日军很快退回去了。

黑夜降临大地,一天激战后松弛下来的精神让士兵们很快睡着了,山丘上燃起火堆,日军借助这些火堆将阵地前照得通亮,防备中**队的偷袭。

火堆在黑夜尽情挥洒他的热力,到黎明时,火堆渐渐弱下来了,也就在这时,一队人影悄没声从侧翼的山坡摸上山来,雪亮的大刀在月光中散发着寒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