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1/4页)

拉希德阿拉伯作为之前华东政府在海外扶持起来的第一个政权,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同时阿拉伯半岛上的石油也是对中国来说极为重要的。

为了能够牢牢的掌控拉希德阿拉伯王国,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将是华夏会对外扩张的第一站。

同时也是中国对外推广中国文化的第一步。

首先要推行的就是汉语

在接见阿拉伯拉希德使团是,夏钧很快与他们达成了雇佣军协议,将由雪豹保安公司向拉希德阿拉伯派遣一支两万名士兵组成的雇佣军。

这支雇佣军的雇佣费用只是日常开销的,拉希德阿拉伯的经济虽然发展起来了,但还比较脆弱,因此中国将向拉希德阿拉伯王国提供一笔一亿复兴币的贷款。

对于一个小国来说,一亿复兴币已经算是巨额贷款了。

其实这笔钱,中国白送给拉希德阿拉伯都算是赚了,因此中国免费在拉希德阿拉伯开采石油,而且还没有出口税。等于说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在石油开采方面除了炼油能拿到点工钱外,其他的基本上拿到到一分钱。

完完全全是霸王条款,但目前世界上的石油价格低廉,又没有说进入巨大的能源消耗时代,而且对石油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强,因此才能让中国钻了空子。

像拉希德阿拉伯增派兵力是夏钧求之不得的事,还要人家付钱,实在是太……太爽了,既然人家提出来了,那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在达成了主要目的之后,拉希德家族派来的使团也就交给下面的去接待了讨论其他问题了。

新上任的工业部长甄玉成很快找上了拉希德阿拉伯使团,很快与他们达成了一项修建稀土提炼厂的协议。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正在发展经济,听到有人到他们境内开厂,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以为是中国给他们的好处。

中国是一个稀土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不过此时中国却不对稀土进行开采,主要的开采集中在美国。

美国此时还没有战略矿产储备的制度和意识,更无对战略资源保护的意识,对于开采这些稀土资源,美国没有相关的法令进行禁止。

而对稀土的开采行为,主要是由阿布洛特集团来进行,反正谁开采的都一样,中国正在满世界收购廉价稀土。

稀土资源以中国最多,其他国家本身就好,如果中国限制出口,把其他国家的稀土开采完了,那么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两百五十三章 战略资源储备

第两百五十三章 战略资源储备

稀土提炼厂的污染是非常大的,这样的工厂自然不会放在国内,而且稀土的年需求量也不大,把厂子设立在境外是再好不过的了。

拉希德阿拉伯境内搞稀土提炼,可以把污染转移到境外去。

稀土资源其实相比铁矿石、煤炭、石油的争夺来说,并非是那么惨烈,稀土需求量本身不是太高。

虽然有工业维生素之称,或者是工业黄金之称,但稀土资源还是比较多的。

此时中国满世界收购廉价稀土,并非是自己能用掉那么多,而是现在稀土价格确实很低,主要的出产国也就是巴西、印度以及美国。

巴西的传统的稀土出口国,主要是向德国出口稀土,而印度则是当前最大的稀土出口国,美国也有稀土出口。

价格既然这么低,那自然是多买一些进来了。

市场是波动性的,反正那些必然要用到的东西在价格很低的时候多买一点肯定能升值的。

稀土的升值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首先必须把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消耗掉,让他们的优势变为劣势,然后再高价把稀土卖回去。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稀土资源很丰富,那么中国那稀土价格使劲压低,然后大量收购进来。

等这个国家的稀土资源开采得差不多了,他们的优势变成了劣势,那么中国再把从他们那里廉价买来的稀土高价卖回去。

铁矿石、石油、煤炭与稀土相比,就像是主料与味精的区别,味精用量小,但要想弄出美味的菜肴却必须要用。

本来按照正常的用量,全球的稀土可以供所有国家用很久,但如果某个国家疯狂收购稀土,把稀土资源都集中在自己手上,那么结果自然就形成了垄断。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此时中国主要的稀土开采国家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